聚焦2025中国—北欧经贸合作论坛 | 从“落子”到“深耕” 外资加快融入湖北产业链
长江云新闻 2025-10-14 19:56:08
中国—北欧经贸合作论坛,作为中国首个也是目前唯一专门面向北欧国家的经贸合作长效机制,正吸引越来越多的欧洲企业和项目深耕湖北。
上周,位于宜昌的达门船舶有限公司正式投产,从在北欧论坛上与湖北相识,到看中湖北加速发展智能船舶制造的机遇,这家荷兰企业将合资工厂落户在宜都,总投资超过20亿元,可以年产18艘15000吨级船舶。
宜昌达门船舶有限公司总经理顾问 吴银枝:目前我们在手的订单应该有22艘船在建,我们计划在“十五五”中期,应该可以达到20亿的年产值。
新项目加速落地,老朋友则更坚定深耕意愿。采埃孚在湖北追投建设亚太最大的汽车安全气囊研发中心;法雷奥将全球软件技术中心、全球最大研发中心落户湖北;意大利艾利特拉1938集团的全资子公司——武汉菲亚姆电气,已经扎根武汉16年,企业生产的汽车喇叭占据国内细分市场15%以上,与东风、比亚迪等车企深度合作,并出口至欧洲、南美等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
意大利艾利特拉1938集团全球总经理 马可·托内利:我非常看好湖北的物流枢纽优势以及中国车谷的汽车产业集群优势,我们将继续深耕这片沃土。
截至目前,湖北已累计设立欧资企业775家,利用欧资40亿美元。在明天将召开的2025中国—北欧经贸合作论坛上,湖北还将推动一批新项目落地,深化对欧合作,打造内陆开放新高地。
湖北省商务厅协调指导处副处长 彭劲松:下一步,我们将持续优化外资发展环境,率先放宽服务业外资准入限制,推动在电信、医疗、文旅等领域高水平开放,让海内外朋友放心投资、放手发展。
(长江云新闻记者 黄朋威 郑杰 宜昌站 宜都台 )
责任编辑 严泉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