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临时链接,仅用于预览,将在短期内失效。
长江云

聚焦2025东湖论坛 | 记者观察:中国创新版图中的湖北三“度”

长江云新闻  2025-10-14 19:47:11
分享到:

今天,以“厚植科普沃土、放飞科学梦想——汇科聚智、共筑支点”为主题的2025东湖论坛在武汉开幕,现场发布了《2025全球数字经济发展指数》《2025武汉科技创新中心指数报告》等四份权威报告,从不同维度揭示了中国科技创新的蓬勃态势。而湖北,特别是武汉,凭借其在基础研究、产业驱动等方面的突出表现,创新实力稳居全国第一方阵。

记者 田思鹏:谁走好了科技创新这步先手棋,谁就掌握了未来,现在全球竞争的棋盘上,中国科技正以“全面发力 多点开花”的势头强势崛起,底气从哪来?在今天东湖论坛发布的四份权威报告里,我们找到了答案。来看几个刚刚发布的硬核数据,中国数字经济规模已冲上全球第二,核心产业占GDP比重首次突破10%,成为名副其实的增长引擎,而且更加令人惊喜的是,在以未来制造为代表的五大未来产业中,咱们有67家企业杀进全球创新百强,数量排世界第三,中国企业正从“跟跑”变“并跑”,而且在部分领域开始“领跑”。

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总工程师 王卓昊:中国数字经济展现出强劲韧性与活力,很多中国的城市都跻身于世界城市排名的前20名,在算力基础设施上,中国在世界Top500超算中心中占据领先份额。

武汉大学数据智能研究院院长 李纲:中国企业在未来信息和未来能源产业具有全球竞争力,华为等为代表的各产业头部企业,已经构建起系统性的竞争壁垒,湖北依托创新驱动,展现出卓越的跨产业创新能力,稳固了中部崛起的战略支点。

记者 田思鹏:要说全国创新版图里谁最亮眼必须点名湖北、点名武汉,它凭啥这么强?我用三个“度”让你秒懂,第一是基础研究的“厚度”,根据《2025中国基础研究竞争力报告》,湖北省的基础研究竞争力已连续七年稳居全国第一梯队,其中,武汉市的排名更是跃升至全球第13位;第二是产业驱动的“力度”,数字经济是未来发展的关键,《全球数字经济发展指数》显示,湖北的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占GDP比重,已从2018年的5%迅猛增长到2024年的9.6%,几乎翻了一番,产业创新发展的“新引擎”作用日益凸显;第三是辐射引领的“广度”,湖北武汉不仅是资源的“聚集地”,更是创新网络的“辐射源”,报告显示,武汉的技术合同成交额占GDP比重大幅增长,海外研发中心和中外合作办学机构稳步提升,武汉的科技成果和价值,正在更广阔的空间里流动与共享。通过几份报告,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一条,从“基础研究”到“技术合作”,再到“产业赋能”和“全球合作”的完整创新链条,正在中国、在湖北高效运转。

2021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 本亚明·利斯特:我四次来到中国,每次都能看到巨大的变化,作为中国光化学领域的重要科研中心,武汉加快建设了多个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重点实验室,为跨国合作提供了技术共享平台‌。

安第斯路国际科学技术组织主席 马尔科·安东尼奥·卡韦罗:湖北有超过500家各类专业研发机构,这甚至比很多国家都还要多,我们期待和湖北的科技合作之路越走越宽。

(长江云新闻记者 徐嵬毅 余旭东 田思鹏 唐清辉)

责任编辑 严泉泉
分享到:

定制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