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欧美主导 国网湖北电力三项国际标准获批立项
10月14日是第56个世界标准日。长江云新闻记者从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获悉,由该公司牵头申报的《基于物联网电力基础设施监控的AI智能体系统要求与能力》《电动汽车智慧公共充电服务安全要求与能力》《配电网网关设备用例与要求》三项国际标准成功获国际电信联盟(ITU)批准立项。同时,《湖北电力领域企业碳排放标准化试点》项目也成功入选2025年度国家标准化试点名单。
此前,该公司牵头编制的《电动汽车智慧公共充电服务要求与能力框架》国际标准在ITU正式发布,成为国网系统内首个电动汽车产业领域的ITU国际标准。
这一系列成果,标志着国网湖北电力在国际标准领域的话语权与影响力进一步提升。
国际标准的竞争,背后是技术实力和创新体系的较量。作为国网系统内仅有的3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与“国际标准创新基地”双基地之一,国网湖北电力长期致力于将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为标准优势,构建了以科技创新领导小组为统领,技术标准创新办公室归口管理,专家顾问委员会支撑,技术标准专业工作组、标准创新技术联盟、标准创制攻关团队为主体的协同高效组织体系。同时,还承担2个IEEE标委会秘书处和1个电力行业标委会工作,为深度参与国际、国内标准化活动搭建了高端平台。
标准从提案到发布,往往伴随漫长的打磨与国际协商。“从2021年10月立项至今,我们经历了3年编制打磨,还有1年多的国际博弈与审批投票,每一步都充满挑战。”国网湖北电科院国际标准创新团队成员刘畅回忆。今年2月,刘畅赴瑞士日内瓦ITU总部参会,就其团队编制的《电动汽车智慧公共充电服务要求与能力框架》国际标准与来自30多个国家的专家围绕标准细节展开多轮讨论。在关键的联合国成员国投票环节,该标准以100%赞成票获准发布,彰显了国际社会对中国在电动汽车智慧充电领域创新与实践的高度肯定。
长期以来,电动汽车产业国际标准领域主要由欧美国家牵头主导。此次发布的标准,基于新型电力系统与智慧城市发展需求,规定了电动汽车智慧充电应提供的服务能力和功能,明确了电力交易平台、智慧充电平台、充电桩及客户终端之间的信息系统架构及通信要求,有效填补全球智慧充电服务标准体系的空白,对优化电动汽车充电流程、改善客户体验具有重要意义。
在多项国际标准突破的带动下,国网湖北电力标准创制工作成果丰硕。2025年,该公司共牵头立项国际标准4项、国家标准1项、行业标准9项,并成功发布国际标准2项、行业标准9项。
(长江云新闻记者 杨晓 通讯员 金雅杰 程绳 刘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