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孝感 | 孝感:各地文旅花样“上新” 多样“玩法”激活假日经济
孝感:各地文旅花样“上新” 多样“玩法”激活假日经济
在刚刚过去的国庆中秋假期,孝感各地不断“上新”文旅活动,通过文艺表演、民俗体验、非遗表演、农产品展销等方式,为游客提供全方位、沉浸式的度假体验。
“双节”假期,云梦县楚王天下大舞台座无虚席,俄罗斯国家远东歌舞团的热情歌舞与传承千年的非遗“打铁花”轮番登场,中西文化纷呈成为节日里最亮眼的文化名片,吸引了八方来客。
云梦市民 汪晨旭:有打铁壶(花),还有现在正在准备的极具特色的俄罗斯的表演,我们现在足不出户就可以感受,非常喜庆欢乐的节日氛围。
应城市聚焦本地特色文化休闲品牌,打造以番茄为主题、融合音乐、美食与自然体验的户外草坪音乐会。一首首耳熟能详的歌曲,点燃假期激情,赢得现场游客阵阵掌声和欢呼声。
游客 陈晓灵:这里环境优美,确实舒服 ,氛围也热闹。
在民国大总统黎元洪的故乡——大悟县彭店乡太山村,一场集“乡风文明弘扬、优质农产品展销、乡村趣味体验”于一体的乡村文旅活动精彩上演,农产品展销区摆上了村民种的花生、瓜子,散养的土鸡,吸引众多游客上前购买。
游客 黎同生:我是回家探亲玩的,没想到这里的农货这么新鲜,像土鸡蛋、 瓜子、 花生、 板栗都是原生态的,价格也实在。
这个假期,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金岭村113间民宿供不应求,成为许多大城市游客远离都市喧嚣、品农家美味、赏田园风光的首选。
孝感:“澴川渔火”沸腾开街 百间集装箱“攒”起城市烟火气
灯火摇曳,人声如潮。国庆中秋假期,孝感市孝南区沿河北路“澴川渔火夜市”亮灯迎客。110家特色摊位香气四溢,198个彩色集装箱构筑起一座沉浸式夜间市集,不仅成为市民夜游新去处,更标志着“夜市经济”迈入规范化、品牌化新时代。
从玉泉路流动摊点到统一入驻集装箱街区,95户商户迎来“新家”。由湖北之味商业管理有限公司打造的澴川渔火夜市,以约7亩的集聚规模,实现“退路入市”与业态升级的双赢。色彩鲜明的集装箱排列整齐,小吃热气蒸腾,人流络绎不绝,烟火气息扑面而来。
夜市商户 李乔林:我们搬进这个集装箱商铺里面,环境变好了,管理比以前也更规范了,生意特别好,比以前红火了很多。
夜市划分为美食聚落、创意潮区等板块。无论是地方老味还是网红新品,无论是手作创意还是亲子娱乐,皆可在此一站式体验。市民穿行于灯火与香气之间,品美食、淘好物、拍照打卡,夜晚因市集而活色生香。
孝感市民 王双静:整体感觉这里环境特别好,而且非常干净,这里的小吃品类也是非常的多。
项目运营方表示,夜市一期开业即迎来人气爆满。未来将持续优化业态布局,注入文化主题活动,将“澴川渔火”打造为孝感夜间消费的标志性集聚区,助力城市形象与市民生活品质同步提升。
湖北之味商业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 杨坤:我们打造澴川渔火夜市,不仅是做一个美食聚集地,更是想打造一个融合“食 购 游 娱 文”的夜间消费综合体。
安陆:“村超”火出圈!带旺了景区 乐坏了商家
这个国庆,湖北安陆的“乡超”足球联赛彻底火出了圈!一场场绿茵赛事不仅点燃了全民热情,更通过“足球+文旅+消费”的创新模式,将赛场激情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经济活力,景区人气爆满,商家营业额攀升,成功实现了从赛事“流量”到经济“增量”的高效转化。
国庆期间,应广大网友“加赛”呼声,“安陆乡超”友谊赛、孝感城市足球联赛等赛事接连开踢。绿茵场上比拼激烈,看台上下呐喊不断,火热氛围席卷全城。这股热情也延伸至文旅领域,作为李白文化重要承载地,白兆山推出“登高祈福#背诗免门票”活动,登山路上书声朗朗,诗意盎然;入夜后的李白村更以“诗酒电音+非遗烟花”打造古今交融的狂欢现场,吸引大批游客沉浸体验。
游客 罗秀芬:看了今晚这些精彩的项目,觉得真的很震撼,来这一趟安陆真的很值得。
文旅热度直接带动了消费市场的繁荣。赛场外,全市商超紧扣“乡超”主题推出特色活动:东大时代广场请来“淄博烧烤”打造国潮嘉年华,恒泰购物广场通过抽盲盒、抢消费券实现线上线下联动引流。VR体验等新兴消费形式也备受青睐,成为假日消费新亮点。
恒泰购物广场副总经理 吴金燕:这两个节假日的客流比平时是翻了3到4倍,整体营业额是上涨16%,同比去年国庆上升率在9.3%。
除了日常消费,大宗商品市场也在政策助推下迎来销售高峰。政府消费券、汽车以旧换新等政策持续释放红利,叠加商家促销让利,带动汽车、家电等大宗消费显著增长。
工贸家电店长 徐琴:针对国庆中秋,在国补的基础上联合厂家另外做了一场活动,就是在国补的活动上面,有的又省了20%,(补贴)力度是非常的优惠。
新能源4s店客户经理 徐林莉:我们国庆期间的人流量比平时翻了一番,我们的营业额也增长了百分之八九十。
在多轮驱动下,安陆假日经济交出亮眼成绩单。据统计,国庆期间全市酒店住宿、餐饮等行业营业额实现七成以上增长,展现出区域发展的强劲动能。安陆通过“吸引眼球、记住安陆、留住消费”,成功探索出一条以特色赛事引流、以文化内涵留客、以多元体验促消费的经济发展新路径。
汉川:假期工人坚守 童车加速“推”向世界
国庆中秋佳节,万家团圆时,汉川童车产业园内依然机器轰鸣。产业工人们主动放弃休假,坚守生产线,以辛勤劳动诠释节日担当,用一张张发往“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订单,为“中国童车之都”增添亮色,以实际行动为祖国庆生。
在汉川湖北厚谷阳光车间内,工人们熟练地进行着金属切割、车架焊接、部件组装等工序。这批正在加紧生产的5000辆童车,即将漂洋过海,出口到中亚和南美洲。在缝纫车间,一对来自云梦的夫妻——帅辉和陈海清格外引人注目。自2016年进入公司以来,他们已在这条生产线上度过了多个国庆假期。
孝感汉川童车产业工人 帅辉:我们的订单已经排到了明年春节,虽然假期要加班,但看到我们生产的童车卖到全球100多个国家 ,心里特别踏实。
湖北厚谷阳光儿童用品有限公司总经理 游雄兵:为了保障假期生产,我们合理调配了200名员工 轮班作业,并按照国家规定落实了加班待遇,目前订单同比增长了20%。
一条条生产线高速运转,一辆辆童车在流水线上完成组装、检测、打包,即将发往海外。这股节日里的忙碌劲儿,并不止于厚谷阳光一家企业。放眼整个汉川童车产业带,从模具开发、注塑成型到焊接喷涂、整车总装,覆盖童车制造全流程的100多家企业协同发力,共同撑起年产超1000万辆的制造能力,让“三辆童车一辆汉川造”成为现实。
孝感汉川市童车行业协会秘书长 钟守城:目前,汉川童车产业已经形成了从设计、模具、零部件到总装、检测、物流的完整产业链,这种高效地协同能力,让我们有能力快速地响应全球市场的需求。
作为全国最大的童车生产基地,汉川童车产业带聚集了100余家上下游企业,年产童车超1000万辆。在全国,每三辆童车中就有一辆产自汉川。在湖北小太阳儿童用品公司的检测中心,工人们正对童车进行严格的负重、撞击等安全测试,其标准甚至超越了欧盟要求。
孝感汉川市童车行业协会秘书长 钟守城:我们始终将质量视为生命线,引导企业对标乃至超越国际最高的标准,正是这种对品质的极致追求,铸就了汉川造童车的金字招牌,为我们抢抓一带一路的机遇,赢得全球市场信任奠定了坚实基础。
坚实的质量基础,转化为强劲的市场竞争力。今年以来,借助“一带一路”跨境贸易通道,汉川童车在中东、东南亚地区的订单量增长20%。依托跨境电商和智能化转型,今年前三季度,汉川童车出口额同比增长超15%。车间里日夜不息的机器声,成为这个国庆假期最动人的劳动赞歌。
长江云新闻记者 罗峰 陈凯歌
孝感台 云梦台 大悟台 安陆台 汉川台
通讯员 李哲文 宓天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