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第29届环卫工人节技能竞赛汉阳开赛
10月14日,武汉市第29届环卫工人节劳动和技能竞赛决赛在武汉国际博览中心举行,来自全市的30支精英队伍、近200名环卫选手齐聚一堂。
相较于往届,今年环卫工人节劳动技能竞赛在项目设置和规则要求上进行了优化升级,展现出更贴近实战、更注重安全与效率的特点。“首先,赛事项目结构调整明显,新增了餐厨废弃物收运作业项目,强调对餐厨垃圾的规范分类及台账管理;引入了高压清洗车和洗扫车联合作业项目,模拟真实道路协同作业场景,突出团队配合与流程衔接能力。同时保留小型电动保洁车巡回保洁、小型高压去污车油污路面清洗作业项目。其次,多个项目进一步细化了安全规范和操作技能要求,如明确撒去污粉时必须佩戴手套、强化警示灯和双闪使用,小型电动保洁车巡回保洁赛段新增了S型绕桩环节等。此外,优化了竞赛项目完成时间的评分标准,压缩了竞赛项目的完成时间要求,并设计了依据选手完成时间梯度评分的规则,体现出对作业质量和综合能力的更高标准。”本次竞赛裁判长汤建化介绍道,总体而言,今年的竞赛更加注重精细化操作、安全规范以及实际作业效能的综合考评,整体也实现了从“单一技能”向“人机协同、多机协作”综合场景的升级。
14日上午9点30分,四项环卫技能操作竞赛项目比拼同时开赛。在新增的高压清洗车和机扫车联合作业赛场,40米长的赛道上整齐摆放着矿泉水瓶盖、烟盒等5个模拟垃圾。随着指令下达,高压清洗车率先启动,驾驶员精准控制水压,将垃圾稳稳冲至路缘石附近,水花始终未溅上人行道。当清洗车尾部刚过终点线,洗扫车立即跟进,扫刷紧贴路缘石边扫边吸,短短几分钟便将路面清理得“见潮不见湿”。“往年都是高压清洗车单车比拼,今年新增联合作业,考验的是两车配合的默契度。”来自汉阳区参赛选手、武汉万翔宝诚清洁有限公司的环卫师傅黄志刚说,“这和我们日常作业的场景完全贴合,今后我们作业时配合得就更加顺畅了,路面也会打扫得更干净。”
餐厨废弃物收运作业赛场同样精彩。人行道上摆放的4个餐厨垃圾桶和2个其他垃圾桶前,两名选手一组迅速展开作业。司机精准倒车停位,收运操作工将随车携带的清洁工具带下车,在作业后方放置警示锥,再逐一检查垃圾桶盖上放置的10张卡片,挑出其中代表其他垃圾的卡片放入对应垃圾桶,再将餐厨垃圾装卸到车里,垃圾桶归位后完成地面清理,最后通过微信小程序填报电子收运联单,整个过程用时均控制在6分钟以内。“‘不分类不收运、桶归原处、工完场清’,这些竞赛要求就是我们日常的作业准则。”江岸区环卫集团众旺物业有限公司参赛的环卫师傅叶伟说,“通过此次竞赛,把每一步规范都刻在了心里,以后日常收运作业时操作会更规范了。”
传统项目的比拼依旧彰显“工匠精神”。小型电动保洁车赛道上,选手们驾着车辆顺利通过20米S型障碍区后,迅速停车捡拾废弃物、清理果皮箱上的牛皮癣和污渍,整套动作紧凑有序;小型高压去污车项目中,选手们先撒去污粉再定点冲洗,冲洗顺序从人行道到慢车道,最后清理人字沟污水,全程避开模拟行人,尽显作业规范。
经过激烈角逐与专业评审后,竞赛评选结果正式揭晓:个人奖共36名获奖者,其中一等奖4名、二等奖12名、三等奖20名;团体奖评选出汉阳区、洪山区、黄陂区、经开区、新洲区以及东湖高新区这6支优秀队伍;同时确定汉阳区、黄陂区以及青山区这3家单位荣获优胜单位奖。所有获奖名单现场公示并完成最终确认。
不少参赛选手表示,今年新增的项目让他们看到了环卫作业的新方向。这样的竞赛既是技艺的比拼,更是学习交流的平台。从“会干活”到“干好活”,竞赛帮他们找准了提升的方向,也让他们更清楚自己的工作价值。
汉阳区城市管理执法局副局长余国俊表示,本次竞赛聚焦环卫工作新内容、新要求,通过以赛促学、以赛促练,进一步提升了环卫职工的专业技能。同时,本次竞赛也旨在向市民全景呈现环卫工作日常,推动全社会对环卫工人的理解和关爱。下一步,武汉将持续推进环卫精细化、机械化、智能化建设,让科技为环卫赋能,让城市更洁净美丽。
(长江云新闻记者 方宇航 通讯员 周玉琴 肖赟 沈琴 王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