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忠林主持召开省“十五五”规划编制专家座谈会 开门问策集思广益 统筹谋划精心组织 科学编制好我省“十五五”规划 诸葛宇杰出席
10月14日上午,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省“十五五”规划起草组组长王忠林主持召开省“十五五”规划编制专家座谈会。他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十五五”规划编制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和考察湖北重要讲话精神,开门问策、集思广益,统筹谋划、精心组织,科学编制好我省“十五五”规划,为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提供有力支撑。
省委副书记、省“十五五”规划起草组副组长诸葛宇杰出席会议。
座谈会上,朱松纯、邹薇、赵凌云、邹德文、秦尊文、宋英华等专家结合研究领域和湖北省情实际,就我省“十五五”时期推动智能经济发展、抢抓机遇推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突破、推动共同富裕、加快汇聚全球要素、以武汉都市圈为中心推动长江中游城市群联动发展、加强社会治理等提出建议。王忠林认真听取发言,不时与大家交流讨论。他说,大家聚焦湖北长远发展的重大问题,提出很好的意见建议,规划起草工作专班将认真梳理、充分吸收。
王忠林指出,今年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主持召开会议研究“十五五”规划编制工作,明确了规划编制的重大原则、策略方法和实践要求。要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规划编制工作的重要要求上来,坚持站位全局,深刻认识编制好“十五五”规划的重大意义,牢牢把握“十五五”规划编制的正确方向,切实把“六个必须坚持”的重要原则落实到位。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北时的殷殷嘱托,围绕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这一使命任务,把“十五五”规划编制的过程变为学思践悟、知行合一的过程,变为凝聚共识、汇聚合力的过程,努力编制出经得起历史、实践和人民检验的高水平规划。
王忠林指出,“十五五”时期是我国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夯实基础、全面发力的关键时期。深入分析所处的历史方位和时代大势,是做好规划编制工作的前提和基础。要用心研判,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高度,准确把握我国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准确把握湖北发展的阶段性特征,观大势、谋大局、抓大事,切实增强“十五五”规划的科学性、引领性。
王忠林强调,编制“十五五”规划,必须深入研究事关湖北中长期发展的全局性、根本性、战略性问题。要用心谋划,努力在服务国家大局中展现湖北作为。突出高质量发展,切实在做强做大能级上狠下功夫,强化支点意识,抬升发展标杆,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夯实支点建设的发展基础;突出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切实在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上狠下功夫,充分发挥湖北科教产业优势,努力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高地,构建体现湖北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突出全面深化改革,切实在打造国内国际双循环重要枢纽上狠下功夫,以深化改革破冰突围、以扩大开放拓展空间,积极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加快构建新时代内陆开放新高地;突出文化创新发展,切实在建设世界知名文化旅游目的地上狠下功夫,大力实施文化创新战略,不断赋予支点建设以丰富的人文内涵、文化底蕴、文旅支撑;突出区域协调发展,切实在促进中部地区崛起上狠下功夫,加快推动汉襄宜“金三角”协同发展,以武汉都市圈为中心推进长江中游城市群联动发展,不断增强中部地区战略腹地支撑能力、战略服务功能、区域发展合力;突出城乡融合发展,切实在推动共同富裕上狠下功夫,持续增强民生政策的均衡性、可及性,不断缩小地区差距、城乡差距、收入差距,一步一个脚印扎实推进共同富裕;突出统筹发展和安全,切实在守牢安全底线上狠下功夫,更好推动“十五五”经济持续平稳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
王忠林强调,编制“十五五”规划,必须坚持长远眼光、科学方法。要树牢战略思维,锚定支点建设,加强对重大战略、重大政策、重大项目的研究,牢牢把握发展主动权,确保一张蓝图绘到底。要树牢前瞻思维,立足当前、着眼长远,适度超前谋划,为产业布局和经济发展预留足够空间。要树牢系统思维,坚持统筹兼顾、整体谋划,加强规划配套衔接,不断提升协同性、耦合性。要树牢融合思维,大力推进“两创”融合、实数融合、城乡融合,推动湖北成为各类资源要素的集聚地,激发更大活力。
王忠林要求,各级党委(党组)要扛牢主体责任,加强组织领导,确保“十五五”规划编制工作高起点谋划、高标准推进、高质量完成。要加强调查研究,坚持开门编规划,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凝聚智慧力量,回应社会关切。要加强对上争取,推动省“十五五”规划与国家规划有效衔接,争取更多“国字号”项目、政策在我省落地,为湖北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省领导彭勇、黎东辉出席会议。
(长江云新闻记者 谢珍 黄航 朱志 刘成璐 余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