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2.9万人次打卡三峡大坝,3万人次登黄鹤楼,黄金周次日湖北文旅持续火热
2025年“十一”黄金周进入第二天,湖北省文旅市场在东西部天气差异下持续“发热”,鄂西局部暴雨未阻整体旅游热情,全省市场运行平稳、供给多元、保障有力,呈现出“重点区域热度不减、局部短期受扰、整体持续向好”的韧性格局,东西主线齐头并进,文博、夜游、红色、乡村等多业态人气高涨。
两大主轴热度领跑,核心景区数据亮眼
“神武峡”国际生态文化旅游廊道持续火爆,串联武当山、神农架、长江三峡、恩施大峡谷等7处世界级地标与12家5A景区,成为游客亲近自然、感悟文化的黄金动线。武当山以“武当一梦”为核心,每日连续12小时推出40余场演艺,搭配“武林大会”“飞跃武当”等项目,吸引大量游客深度体验道韵文化。神农架虽遇降雨,秋日生态风光仍拉动游览高峰,林区民宿整体订房率超60%。三峡大坝旅游区单日接待游客突破2.9万人次,众多游客专程登临观景平台,感受大国工程的壮阔气象。恩施大峡谷创新推出“外骨骼登山嘉年华国庆挑战赛”,吸引年轻客群踊跃参与,获央视新闻直播间以“云雾织仙境 科技助畅游”专题报道。
“赤黄红”荆楚文化旅游线路同样表现抢眼,以三国文化、长江文化与红色文化融合IP,覆盖荆州、咸宁、武汉、红安等地,联动洪湖、赤壁古战场、黄鹤楼等核心景区。武汉黄鹤楼单日接待游客近3万人次,登楼望江、诗词打卡成为主流玩法,夜游灯光秀更出现“一票难求”。三国赤壁古战场以“火烧赤壁”实景剧为核心,打造“穿越千年 嗨玩昼夜”体验,吸引2.2万人次入场。红安黄麻起义和鄂豫皖苏区纪念园推出“传承红色基因”主题活动,接待团队60余个、游客超1.2万人次。洪湖景区以“红色研学+生态观光”双核驱动,接待3.65万人次游客,实景演出《洪湖赤卫队》与乘船体验广受欢迎。
“文博热”持续升温,遗址公园焕发新生
国庆假期掀动全省文博参观热潮,湖北省博物馆假期首日涌入2.6万观众,带动“遗址热”远超预期。盘龙城遗址博物院推出“江流万古——长江流域古代文明瑰宝展”,汇聚长江沿线9省37家文博单位160件(套)文物精品,吸引10000余人次观展。屈家岭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以“主题观影+文化体验”实现综合收入近20万元。龙湾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推出门票6折优惠,首日接待超3000人。大冶铜绿山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推出“夜游幻境”“《因为青铜》沉浸剧场”等主题活动,游客量同比增长42%。熊家冢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楚王车马阵景区)推出“重生之我在楚国当县尹”沉浸体验,吸引近7000人次参与,同比增长超80%。
新产品+夜经济,双轮驱动消费活力
全省文旅创新产品集中释放吸引力。在“超级文旅日”带动下,70余家A级景区推出160余项“文旅+”新项目。武汉野生动物王国“潮玩动物嘉年华”巡游拉动二次消费同比增长100%。襄阳古隆中“遇见诸葛亮”吸引1万游客参与剧本游与文化展演。随州“炎帝故里焕新游”打造“穿越华夏文明起点”沉浸盛宴,曝光量达1000万次。黄冈“与东坡嗨游”活动中,《大江东去》实景剧场单日线上预约超6000人。咸宁“梓有集”民宿前两日入住率达93%,二次消费占比超80%。恩施“地心奇航”成网红项目,单日接待超3000人。鄂州博物馆“VR沉浸剧场”上座率达90%。
夜经济同样表现活跃。全省60余个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推出音乐会、国潮秀、烟花秀等260余场活动。武汉江汉路、楚河汉街、光谷步行街延长营业,开展国潮快闪与街头艺术;襄阳唐城、武汉花博汇、仙桃沔阳小镇同步上演烟花秀,其中花博汇夜客流占比达55%。随州银杏谷“秋萤伴杏•银杏谷奇妙夜”、大洪山“洪山幻境夜游”点亮区域夜游图景。湖北省博物馆延长开放至21:30,推出夜间编钟演奏专场。多地商超联动景区发放“夜游消费券”,有效激发夜间消费潜力。
红色旅游与乡村旅游齐头并进
红色景区成为假期热门选择。武汉八七会议会址纪念馆、辛亥革命博物院通过红色故事宣讲、历史情景剧增强互动体验,单日接待均超10000人次。宜昌襄西革命烈士陵园举办“烈士纪念日”纪念活动,深情缅怀英烈。中原军区旧址景区举办“红色歌舞展演大赛”,游客以歌舞与故事宣讲接受红色教育。湘鄂西革命根据地旧址及纪念园开展沉浸式红色活动,接待团队超15个。
乡村旅游亦实现开门红。武汉大余湾“晒秋节”融入非遗皮影、编钟演奏,连续三年获央视报道。孝感汉川田水湾漫花小镇沸腾码头以水乡实景演出、会船表演和水上婚礼吸引超6000游客,民宿满房。宜昌枝江乡村采摘基地以柑橘、蜜柚采摘和农家美食市集,吸引武汉、荆州自驾游客。黄冈罗田柿里牧歌“好柿金秋”甜柿采摘受家庭游客欢迎;天门杨林方舟生态庄园、长寿山原村以田园采摘、亲子游乐和农家美食成为家庭出游热门地。
这个国庆假期,湖北以丰富的产品形态、精准的服务保障与融合创新的文旅场景,持续释放消费潜力,展现出强劲的市场韧性与活力。
(长江云新闻记者 杨岚 通讯员 鄂文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