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临时链接,仅用于预览,将在短期内失效。
长江云

松滋“爱心爸妈”结对帮扶,点亮困境儿童成长路

新华社  2025-09-07 08:26:37
分享到:

每月15日,大学生小万的微信都会准时收到一笔转账和一句叮嘱——“小文,照顾好自己,好好学习。”这条信息来自斯家场镇赶子幽村干部尤高。自从孩子的父亲不幸离世,这位“爱心爸爸”便主动承担起每月500元的资助,更在生活与情感上给予支持,帮助他走出人生低谷。小万也不负期望,不仅获得国家励志奖学金,更积极投身志愿服务,将这份爱持续传递。

近年来,在湖北松滋市,一场场温暖的“双向奔赴”正在悄然发生。由基层干部、医护人员、公益组织成员等组成的“爱心爸爸”“爱心妈妈”志愿者团队,以最朴实却真挚的方式,为留守与困境儿童点亮成长之路,托起他们充满希望的明天。

在斯家场镇卫生院,田芸与结对的小钰茹从陌生到亲近,孩子一声“田芸妈妈”道出了信任与依赖。通过精心选赠书籍、经常性的关心交流和安全教育,她弥补了孩子缺失的陪伴,引导她向上向善成长。公益助学社杜旭琼作为“爱心妈妈”代表,多年来用无私的关爱支持颖儿走出家庭阴霾,助力她考上大学并积极反哺社会。颖儿在信中写道:“您们的爱如同明灯,照亮我前行的每一步”,而杜妈妈回信说:“不必成为太阳,哪怕只是微光,也能照亮某个孩子的夜路。”

姜家岭村的赵婷婷始终关注着因父亲重病致贫的女孩美美,为她申请助学金、送去文具、冬衣和陪伴。孩子从最初见人躲闪,到后来主动端茶、分享考试成绩,这一转变令赵婷婷深感欣慰:“每一份微小的善意,都能汇聚成改变命运的力量。”而在旗林村,后备干部郑海艳三年来坚持每周末在“儿童之家”担任志愿者老师,她辅导作业、带领游戏,用温暖填补亲情缺失,被孩子们亲切唤作“周末妈妈”。

这些故事来自松滋市妇联持续推动的“爱心妈妈”结对关爱行动。该行动广泛动员基层女干部、巾帼志愿者等,通过“一对一”“多对一”等形式,为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提供生活关怀、情感陪伴和学业支持,已成为当地基层治理和民生关怀的重要品牌。

责任编辑 吴松
分享到:

定制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