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昌夷陵:牛羊满山坡 小村奏响致富牧歌
走进湖北宜昌夷陵区分乡镇天马村,一幅诗画般田园牧歌景象映入眼帘。远处风电飞转、云海茫茫,近处山气氤氲,在这平均海拔800多米的高山上,水草丰美,清脆的铃铛声在山间悠悠回荡,成群的牛羊悠闲地吃着青草。这个曾经边远的高山小村,如今正依托高山牛羊养殖,积极探索出一条独具特色的致富新路。
9月2日,天马村三组的养牛户王明清沿着一条险峻的林间小道,步入中洲山片区的一片深山林地。铜铃阵阵,不一会儿,他赶着自家的十几头黄牛回来,大牛膘肥体壮,小牛憨态可掬。
王明清介绍,自己养的牛大多是本地优良品种——夷陵黄牛。这种牛力气大、骨骼细,生长速度极快,平均每年能增重四百多斤,而且其肉质细腻坚挺,脂肪沉积丰富,香味醇厚浓郁,近些年在市场上备受青睐,供不应求。
王明清一边关注着牛儿吃草,一边算起了养牛的“经济账”:“我现在一共养了三十八头牛。一头牛养三四年就能出栏,每年固定能出栏六七头牛,每头牛能产出牛肉两千多斤,这样算下来,一年能有五六万块钱的收入呢。”
天马村位于分乡镇北部山区,是环百里荒乡村振兴试验区的核心村。这里山峦起伏,林地广袤,植被茂盛,为牛羊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天然生长环境。百里荒景区位于天马村东南方向,多年前,景区大力发展草食畜牧业,并成立了百里荒畜禽养殖专业合作社,成为天马村发展牛羊养殖的“领路人”。
宜昌百里荒牧业有限公司中洲山种羊基地负责人陈能桥介绍,初期,许多村民有养殖牛羊的意愿,但苦于缺少启动资金。合作社了解情况后,迅速成立“羊银行”“牛银行”,为村民发放种牛种羊,还免费发放草籽、兽药,并提供专业的养殖技术培训,解决了村民的后顾之忧。
天马村二组村民谭宏波便是百里荒畜禽养殖专业合作社培养出来的“优秀学员”。2013年,漂泊在外的他毅然回到家乡,加入合作社开始学习养殖宜昌白山羊。合作社不仅为他提供了种羊,还帮助他建设了羊舍。如今,他已经成为本村知名的养羊大户。
“现在存栏的母羊有一百五十只,一年能卖六七十只羊,一年挣个十万块钱一点问题都没有!”谭宏波的语气中满是自豪。
对于村民养殖的牛羊,合作社提供保底价回收,让村民不用担心销售问题;村民制作的青贮饲料,合作社常年按市场价收购,增加了村民的收入来源;此外,合作社还优先雇佣本地村民在合作社务工,为村民增收提供了多条路径。
“我自家养了二十多只羊,每年有三四个月农闲的时候就来合作社打工,一年靠着卖羊、卖饲料和打零工能赚个两万块钱。”天马村九组村民周顺平笑着说道。
如今,天马村的养殖产业蓬勃发展,养牛村民有68户,存栏牛530头,户年均增收13000元;养羊村民有84户,存栏羊1126只,户年均增收8700元。
“下一步,我们村将以环百里荒‘两区’创建为抓手,依托现有资源大力发展牛羊产业,通过直播带货等新兴销售方式,积极探索山地牧场生态放养模式,拓宽村民的增收渠道,打造‘天马土货’品牌,推动‘养殖-加-餐饮’全产业链发展,让村民的日子越过越红火。”天马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崔建华满怀信心地表示。
记者:汪婧 王雪娇
通讯员:田宜民
一审:陈铭
二审:朱家梅
三审:高秉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