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临时链接,仅用于预览,将在短期内失效。
长江云

湖北百岁老兵宋其祥天安门观礼!五代“隔屏同堂”共襄盛典

长江云新闻  2025-09-03 16:57:01
分享到:

9月3日上午,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湖北宜都百岁抗战老兵宋其祥受邀现场观礼。千里之外,家乡四代30余位子孙守在电视机前,掌声与泪水交织,共享这份跨越山河的荣光。

(电视里,总书记与宋其祥握手,家中后辈们隔屏致敬)

激动瞬间:五代“隔屏同堂” 共襄盛典

8点40分左右,习近平总书记与老兵们一一握手。当总书记面带微笑来到宋其祥面前,宋其祥立即伸出手来,与总书记的手紧紧握住,随后向总书记敬了个军礼,动作虽显迟缓,却格外坚定。

“公公(太爷爷)!戴红帽子的是公公!公公在电视里!”年仅7岁的曾孙女宋汐辰指着电视屏幕兴奋地喊道:“公公太棒了!”孙女宋益翠眼中泛起泪光:“爷爷是全家的英雄,我会把他的故事一代代传下去。”上至70多岁的二代子女,下至不满周岁的五代玄孙女,五代同堂的亲人们无不激动万分。

为了迎接这个特殊的时刻,宋其祥的子孙们忙前忙后,提前将家里打扫得干干净净,还特意添置了绿植,摆好了椅凳。上班的孙子孙女、上学的曾孙女等纷纷请假半天,共同参与庄严的“家庭观礼仪式”。

“80多年前父亲参加抗战时,我们国家贫穷落后,今天父亲百岁高龄目睹祖国的繁荣强大,我们太激动,太幸福了!”宋其祥的小儿子宋实松感慨不已。

一生夙愿:梦圆天安门

今年7月底,宋实松正在内蒙古的工地上忙碌时,接到了一通电话,邀请其父亲宋其祥以抗战老兵代表的身份前往天安门广场观礼。

“挂掉电话后我原地站了好几分钟。一方面有点担心父亲的身体能不能扛得住长途颠簸,更重要的还是高兴,激动!”宋实松说,去一趟北京是父亲一生的夙愿,几年前他还特意为老人PS了一张站在天安门广场门前的照片。

(家人为宋其祥“制作”的一张天安门广场前的照片)

担心老人太激动睡不好觉,宋实松把这一消息“封锁”大半个月,直到8月中旬体检合格后才告诉父亲,老爷子高兴得像个小孩,经常念叨“什么时候去北京”。前些天大女儿过来,老人“炫耀”自己要去北京了!“自从知道要去北京后,老爷子身体还硬朗了些!”宋其祥三儿子何文林笑着说,“他铆足了劲把身体搞好上北京!”

烽火记忆:从沉默到铭刻

1925年出生的宋其祥,17岁参军,先后参加常德会战、衡阳保卫战、长沙保卫战,多次与日军短兵相接。家中三兄弟奔赴前线,长兄宋其战壮烈牺牲。战火记忆,他沉默了70余年。直到2015年抗战胜利70周年时,看着电视里的阅兵,他才轻声告诉子女:“我也抗过日。” 此后身份得到确认。

(宋其祥床头摆放着多枚抗战胜利纪念章)

宋实松回忆说,当时在饭桌上听到老爷子说起抗日经历,惊讶地放下碗筷,一时说不出话来。“全家人既震惊又自豪!”随后几年,相关部门根据老人口述加上相关佐证,“抗战老兵”的身份得以明确。

最令子女们震撼的是,老人曾作为尖刀排战士,参加过惨烈的常德会战等战役,在石门等地与日军激烈交火。他曾在战斗中为躲避炮弹滚入水池,险些牺牲。

今年清明节前后,宋其祥在6名子女们的陪伴下,跨越600公里重走自己当年的“抗战路”,前往湖南永安原79军王甲本将军墓地,祭奠昔日的军长。

精神传承:家国同脉

虽已百岁高龄,老人思维依旧清晰。他不以功勋自居,生活中只会反复叮嘱子孙:“做人要善良,要诚信,不能害人。”

老人为人和善、生活节俭,深受家人爱戴。子孙辈也极为孝顺,虽然大家工作繁忙,但仍精心轮班照顾老人生活。儿女们总会惦记着老人的喜好,时常为他买来喜欢吃的牛奶、水果等零食。“老爷子特别喜欢吃虎皮鸡爪,每次来我们家,都要给他买上最新鲜的。”宋其祥的儿媳笑着说。

“1957年至1969年宜都修建幸福渠水利工程期间,老爷子抢着开山凿石、挖土抬筐,还成为当时建设工程的劳动积极分子呢。”宋其祥的大女儿自豪地说。

(宋其祥的后辈们在家中集中观看阅兵式)

“爷爷留给我们的,更多的是精神财富!我们这个大家庭特别和睦,家风也淳朴。”孙女宋益翠说,“爷爷英勇精神与正直品格,我们会永远传承下去。”

一个家庭的感动,折射出一个民族的记忆。

今天,这份记忆被镌刻,这份精神在延续。

它属于一个家庭,也属于整个中华民族。

一代功勋,五代荣光。

山河已无恙,国泰民安。

编审:梁延 康耀方 邓国辉 李桓

记者:王雨湄 郑莉莉 张琼 乐城

视频:郑淑俊

支持:宜昌三峡融媒体中心 孙长天 宜都融媒

责任编辑 王雨湄
分享到:

定制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