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高校电磁发射技术赛在海军工程大学举行
近日,我国首场聚焦电磁发射技术领域的全国性赛事 —— 首届高校电磁发射技术赛,在海军工程大学正式拉开帷幕。来自全国 31个院校的近300参赛队员齐聚一堂,在这个全新的竞技平台上,围绕电磁发射基础理论应用、核心部件研发、系统集成测试、应用场景等关键方向展开比拼,共同促进电磁发射技术的交流与发展。
作为行业内首次举办的专项竞赛,本次赛事由中国电工技术学会主办,海军工程大学、湖北东湖实验室承办,以 “智驭电磁,发射未来” 为主题。赛事设置 “电磁发射新材料和新器件”“电磁发射装置或方案”“电磁发射新应用场景” 三个赛道。首届竞赛注重 “打基础、拓方向”,在规则设定上兼顾科学性与包容性,既鼓励参赛团队的理论创新,也支持参赛团队的技术落地应用,为不同背景的参赛者提供了平等的展示与交流机会。
“举办首届竞赛,目的是培养学员对电磁发射的兴趣,促进学员工程实践能力的生成。” 竞赛开幕式特邀专家、海军工程大学张晓研究员在开幕式上表示。为了让首届赛事真正发挥桥梁作用,组委会特别邀请了来自航天科技、电气工程、储能材料等领域的 15 位专家组成评审委员会,不仅对参赛作品进行打分,也针对技术方案难点进行交流讨论。
竞赛现场,各参赛队伍的作品让人眼前一亮。广西科技大学带来了一套集成高能效、应用场景多元、扩展性好的便携式磁阻发射器,整机结构轻量化设计,支持连续发射与远程管理,具备高安全性与工程适应性,实物展示现场讨论气氛热烈。清华大学团队 “电磁发射用强浪涌集成门极晶闸管”从芯片-封装-驱动进行突破,针对性设计并实现具备强浪涌能力的高压晶闸管器件,得到评审专家的肯定。评审专家指出,首届竞赛作品展现出的多元化创新方向和新场景应用设想,为电磁发射技术发展提供了更多可能性,“很多看似不完美的方案,恰恰打开了新的研究思路”。
此次竞赛共产生一等奖4项,二等奖9项,三等奖16项,优秀奖19项。闭幕式上,中国电工技术学会孙谊主任表示,电磁发射技术作为新一代动力技术的重要方向,在国防、交通、能源等领域具有广阔应用前景。未来,竞赛将进一步搭建 “产学研用” 协同创新平台,推动更多前沿技术从实验室走向工程应用,为我国高端装备人才培养注入新动能。
(来源:长江云新闻 通讯员:王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