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血肉长城到钢铁长城 强国复兴路上的三道轨迹
歼-20战机。
陈怀民使用过的望远镜。(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王际凯 摄)
1997年,中山舰被打捞出水修复后向公众展陈。(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柯皓 摄)
福建号航空母舰。
抗战中手持汉阳造步枪的中国士兵。
东风-41洲际弹道导弹。
昔日以血肉阻挡铁蹄的中华民族,如今以科技为矛、意志为盾,守护着用血泪浇灌的和平之花。
今天举行的“九三”大阅兵,将充分展示我军体系作战能力、新域新质战力和强大战略威慑实力。
8月24日,雨后的北京,空气清新。
位于丰台区的宛平城,游客来来往往。城墙外的卢沟桥上,弹孔清晰可见。
“爸爸,当时日本比中国人少很多,为什么敢欺负我们?”宛平城内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里,来自武汉的万先生一家在一处展柜前驻足。
展柜里,放置着抗日英雄陈怀民的望远镜和中山舰舰长萨师俊的印章、瓷碗。相隔不远处,陈列着中国军队抗战中使用过的汉阳造步枪。
“因为当时日本国力更强、武器更先进。”万先生对女儿说,“不过现在,可没有哪个国家敢侵略我们了。”
在1938年的武汉保卫战中,一支汉阳造的有效射程还不足400米。今天,中国东风弹道导弹的射程,已超过1万公里。
陈怀民烈士在武汉上空壮烈牺牲时,驾驶着苏联援助的战斗机。现在,中国筑盾天际的歼-20隐形战机,已经是世界领先的第五代战机。
那场保卫战中,排水量仅700余吨的中山舰孤勇奋战,最终被日军炸沉于长江。两个月前,中国辽宁舰和山东舰双航母编队,在西太平洋圆满完成了远海实战化训练。
这三道轨迹,划破了历史时空,让强国复兴路清晰可见。昔日以血肉阻挡铁蹄的中华民族,如今以科技为矛、意志为盾,守护着用血泪浇灌的和平之花。
从“汉阳造”到“东风必达”
不仅仅是射程的飞跃
在武汉革命博物馆展厅,4支汉阳造步枪静静竖立在枪台。枪机、枪把都有缺损,是近百年时光留下的斑驳痕迹。1927年,毛泽东在武昌主办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这些枪曾被学员们背着,站岗,训练,甚至参加实战。
19世纪末,洋务运动兴起。汉阳兵工厂于1895年引进德国技术,汉阳造步枪由此进入中国近现代历史的硝烟之中。
在如今的江汉桥汉阳一侧,往东百余米有一处矶头,就是清末时的汉阳兵工厂码头。不少家住附近的居民称,小时候在汉江边玩,还能从沙子里刨出子弹头、子弹壳。
从武昌起义打响辛亥革命第一枪,到抗日战争中八路军、新四军用它对抗日军,直至1944年停产。总产量超100万支的汉阳造,虽然在“自强”声中诞生,大多数时候却是在见证旧中国的工业薄弱、主权旁落。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时,日本已是世界一流工业国,能制造火炮、坦克、装甲车等重型武器,而中国这方面的能力几乎为零。日军使用的“三八”制式步枪,有效射程接近“汉阳造”的两倍,射击精度更是远远领先。
正是看到如此巨大的差距,日本叫嚣“三个月灭亡中国”。然而这一次,日本失算了,甲午战争的历史没有重演。
97岁的抗战老兵李金锡回忆起那段峥嵘岁月,眼中依然闪烁光芒。1944年,他参加八路军时,还没法拥有一支属于自己的枪,直到1945年随部队解放山东省夏津县时,才从伪警察手中缴获了第一支驳壳枪。他说:“虽然武器装备落后,但在党的正确领导下,我们最终还是把小鬼子赶出了中国。”
正是因为有了中国共产党,四万万人从“一盘散沙”到万众一心,前赴后继,共赴国难,在近代以来第一次取得了民族解放斗争的完全胜利。
血肉长城的精神是悲壮的,但代价也是惨重的。整个抗日战争,中国军民伤亡高达3500万人。新中国成立以后,立即把全部精力投入到改变中国落后面貌、推动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进程中。
到上世纪50年代末,我国军事工业就彻底跨越“汉阳造”时代,不仅能制造先进的轻武器,还能制造大口径火炮、坦克、装甲车、飞机、军舰等各类重武器。
为反对帝国主义的核讹诈,毛泽东等领导人在极其困难的情况下,“集中力量办大事”,推动研制原子弹、氢弹以及弹道导弹等护国重器。
“有了这些,尽管当时中国经济还很贫弱,但再没有人敢动侵略中国的心思了。”军事专家邵永灵说。她介绍,上世纪50年代我军成立炮兵教导大队,成为如今火箭军的前身,在短短70多年时间里,中国导弹技术和工艺从模仿到自主创新,已经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每一次阅兵,压轴出场的都是东风战略导弹。2019年国庆节,射程超过1.5万公里的东风-41洲际导弹首次亮相,成为最受外界关注的装备之一。“今年九三阅兵,压轴的应该还是这样的‘大家伙’。”邵永灵推断。
近年来,随着国力增强,“东风必达”家族人丁更加兴旺。除了打击范围覆盖全球的战略导弹外,东风17、东风21等高超音速弹道导弹接连上新。“这种导弹飞行轨迹可变,具有极强的突防能力,可对目标实施精准打击。”
抗战时,汉阳造射程不足,中国士兵必须冒着危险抵近敌方。如今,核常兼备、全射程覆盖的“东风必达”,构成了御敌于外、守卫和平的强大护盾。
国产战机成为天空最矫健的鹰
曾经“钢少气多”,如今“钢多气更多”
1932年,一·二八淞沪抗战爆发。16岁的镇江少年陈怀民,目睹日军飞机对中国军民狂轰滥炸,就立志要当一名空军飞行员。
1937年,日军进攻南京。陈怀民驾驶美国的“霍克”飞机英勇作战,击落两架敌机,自己也坠机重伤。
1938年4月29日,日军空袭武汉。已伤愈归队的陈怀民驾驶苏联援助的E-15战斗机投入战斗,在身陷重围的情况下,成为世界空战史上第一个与敌机对撞的飞行员。
血染长空,气壮山河!
当时,中国还没有制造飞机的能力,中国空军的每一次牺牲,都是制空权的重大损失。
80多年后,随着一架架先进国产战机呼啸而起,中国人真正掌控了自己的蓝天,这个古老民族长出了翅膀!
2024年初冬,第十五届珠海航展上,我国自主研制生产的歼-20、歼-35、运-20A等“尖板眼”悉数登场。其中歼-35首次亮相,使中国成为世界上唯二拥有两款第五代隐形战机的国家。
位于北京市昌平区的中国航空博物馆里,收藏了包括战斗机在内的空军各兵种武器装备1万余件。这些装备,如同一个个沉默的历史见证者,静静地展示着中国空军以及航空工业的成长发展历程。
“飞机不够,我们就飞两遍!” 76年前,开国大典上,周总理说。
当年的阅兵式,受阅飞机只有17架,都是我军缴获或接收的美制、英制飞机。为让阅兵更有气势,打头的9架美制P-51野马战斗机通过后,转个圈再一次飞越天安门广场,给观众留下受阅飞机有26架的印象。
开国大典一个多月后,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司令部在北京成立。至此,空军正式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一个军种。
上世纪50年代,我国的航空工业建立起来,并迅速进入“喷气式时代”,到了80年代至90年代,伴随着关键技术的突破,歼-10横空出世。这款战机的研制成功,使我国进入航空强国行列。
“记得1996年的首届珠海航展,当时我们的战斗机同欧美发达国家相比,还落后了两代。不到30年的时间,我们的空军装备从当年的‘难望其项背’,发展到‘并驾齐驱’,即将实现超越。”7月29日,军事专家傅前哨对湖北日报全媒记者说,话语中满是自豪与骄傲。
由于国力差距,中国军队绝大多数时间都是以落后武器对抗强敌。毛泽东主席在总结抗美援朝战争时曾说,敌人是钢多气少,我们是钢少气多,志愿军打败美军,靠的是一股气。
如今,新时代的中国,我军不再是钢少气多,而是“钢多气更多”。
最新航母以中山舰牺牲舰长的家乡命名
是巧合更是历史的告慰
“这个礼物太珍贵了,我很喜欢。”
7月26日,在南京家中,92岁的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七〇一研究所舰船研究设计专家严宝兴,从研究所工作人员手中,接过一枚徽章后爱不释手。
记者看到,徽章上的图案,是福建舰,我国第一艘弹射型航空母舰,其运用的电磁弹射技术世界领先。
也许是历史的巧合,1938年在武汉牺牲的中山舰舰长萨师俊就是福建人,海军世家。
当年10月24日,正在武汉金口长江水域巡防的中山舰遭6架日军轰炸机袭击。身受重伤的萨师俊拒绝部下弃舰撤离的建议,与24名官兵沉入江底,以身殉国。
严宝兴曾是海军某重点型号总设计师,跟舰船打了一辈子交道。他说:“落后就会挨打,要有‘不战而屈人之兵’,必须建设实力强大的远洋舰队。”
1953年,作为南京工学院(现东南大学)的优秀学生,严宝兴被派遣到苏联列宁格勒造船学院学习,5年半后回国工作,和苏联专家一起参与037型反潜护卫艇的设计。
从仿制改进到自主研发,严宝兴和同事一起经历了无数个不眠之夜。他还记得在武汉“头顶吹着吊扇,手肘垫上干毛巾挑灯夜战”的情景。“我们一点都不觉得苦,反而很幸福,因为只有在新中国,才有这样全力发展的机会。”
中国船舶集团武昌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武船)是内地最大的船舶制造企业。公司技术专家魏东介绍,武船前身可追溯到1934年成立的湖北第一个官办船厂——武昌机厂,它只能进行简单修理,并不具备造船能力。
“像中山舰,是日本在清朝末年建造的,我们当时也造不了。”魏东说。
1953年武昌船厂开建,苏联援助设备、技术,老一辈武船人拼命学、拼命干,仅仅两年后,就生产出千吨级的战舰,开赴祖国海疆。
外部支援,内部奋进,经过两个五年计划建设,中国迅速建立了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培养了大批技术人才和工人队伍。
进入新时代,中国海军发展更是突飞猛进——福建舰下水后,中国海军进入“三航母时代”;055型驱逐舰、075型两栖攻击舰等万吨以上巨舰接连入列;052D驱逐舰、054A护卫舰等数千吨级军舰更被网友形容“如下饺子一般”……
向海图强,驶向深蓝。今年8月1日,人民海军第4艘075型两栖攻击舰,湖北舰亮相!
湖北舰最大排水量超过4万吨,采用直通甲板,极大提高甲板作业面积,可同时起降多架舰载直升机。装载舱室可以装载气垫艇、坦克、装甲车辆。
近代以来,列强入侵中国,大多从海上来。1938年武汉保卫战前,由于实力悬殊,中国海军大部分舰船已被日军击沉,另有部分舰船在江阴保卫战中自沉在长江航道,以阻止敌人进攻。
如今,中国海军早已从内河走向海洋,从黄海走向蓝海、走向大洋,形成坚不可摧的海上长城。
与帝国主义、殖民主义者不同,中国的发展、中国军队的强大,永远是维护和平的强大力量。
“能战方能止战,准备打才可能不必打,越不能打越可能挨打。”习近平总书记敏锐洞察和平发展对强军提出的时代要求,赋予强军新的标准和内涵。
今天举行的“九三”大阅兵,将充分展示我军体系作战能力、新域新质战力和强大战略威慑实力。
让我们共同期待,中国力量再次震撼世界!
(本版图片除署名外均为资料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