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人民日报“三赋”敬胜利
胜利赋
金正波
抗战胜利,河山光复,这是人心唤醒,更是精神重塑。
芷江,一座湘西小城,曾是抗战军事重镇,因80年前作为接受日本侵略者投降之地,而永载史册。
城外受降纪念坊巍然矗立,坊刻楹联:“克敌受降威加万里,名城揽胜地重千秋。”驻足凝望,轻声吟诵。历史回响穿透时空,胜利号角激荡心间。
从白山黑水惊变,到日本降使垂首。中国人民终以胜利慰英灵,用血火铸丰碑。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为中华民族由近代以来陷入深重危机走向伟大复兴确立了历史转折点”“这一伟大胜利,将永载中华民族史册,永载人类和平史册”。
回望昨日劫难,思考胜利意义。正义必胜!和平必胜!人民必胜!这是历史镌刻的答案,更是走向未来的昭示……
(一)
“别回头,向前走,出口有光,有人间烟火,有国泰民安,别忘记来时路,有民族苦难,有国恨家仇。”
在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罪证陈列馆的出口处,一条70余米长的隧道静静延伸。观众自遗址的黑暗中走向光明,讲解员的声音萦绕耳畔。
今年以来,无数观众走进博物馆、纪念馆,驻足、聆听。一件件文物、一张张照片……记录着“四万万人齐蹈厉,同心同德一戎衣”的抗争,凝结着国人炽热深沉的家国情怀。
回望上世纪三四十年代,铁蹄横行,烽火四起,山河破碎,生灵涂炭。苍生泣泪,草木含悲!
退一步,万丈深渊;站起来,挣得光明。危亡之际,中华民族展现出惊人韧性——中国共产党砥柱中流,仁人志士挺身而出,中华儿女同仇敌忾。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社会各界同日本侵略者进行殊死斗争。
岂能甘受奴役?太行深处,沂蒙山巅,芦苇荡间,处处铜墙铁壁。每一个冲锋的身影都在诉说:铮铮铁骨可破强敌,浩浩正气顶天立地。
胜利岂是偶然?平型关的晨雾中,台儿庄的残垣上,百团大战的硝烟里……每一次英勇的抵抗都在宣示:国土寸步不让,人心决不屈服。
一寸山河一寸血,一抔热土一抔魂。中国军民伤亡人数超过3500万。每一个数字,都是滚烫的生命。
十四载,生与死、血与火,留下无数英雄曲;全民族、团结起,历史迎来转折点。
历史不容忘却,胜利来之不易!
(二)
“你是从新中国来的吗?”“我们胜利了吗?”一段AI生成的短视频感动无数网友——八路军战士穿越时空热切询问。
“观今日中国,我们不再落后,也不再挨打。我们要做真正的中国人。”纪念馆的留言簿上,写满观众心声。
一问一答、一撇一捺,蘸满对战争与和平的思考。
从鸦片战争始,中华民族陷入漫漫长夜。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割地、赔款——每一笔落下,都是民族尊严的伤疤。
在跌倒中学会站立,在黑暗中寻找火种。五四运动唤醒意识,马克思主义传播希望,中国共产党诞生开天辟地——东方雄狮觉醒了。
这种觉醒,比任何武器都更有力量。社会动员之广泛,民族觉醒之深刻,战斗意志之顽强,必胜信念之坚定,都达到了空前的高度。这场胜利,洗刷了百年屈辱,重塑了民族精神。
时空转换。今年纪念苏联伟大卫国战争胜利80周年庆典上,中国人民解放军三军仪仗队方队昂首走过莫斯科红场。不禁回想,80多年前,当暗夜笼罩,中国人民与世界人民共克时艰。
“飞虎队”冒险开辟驼峰航线,白求恩在手术台上救死扶伤,林迈可用镜头记录真相……此胜利,非独一国之胜,实为人类公理之胜。
那场战争昭示的真理颠扑不破:正义终将胜利,和平不可辜负。
烽烟散处,大国地位重立;血沃之地,千年文明涅槃。这胜利改写历史!
(三)
站在卢沟桥上,永定河蜿蜒而去。极目远眺,高铁列车开向远方。
那些石狮见证过苦难,也见证着复兴;目睹过破碎,也迎接着辉煌。
纪念,是为了不忘本来,开辟未来。胜利不是终点,而是接续奋斗的新起点。
你看——“请党放心、强国有我”,奏响嘹亮乐章。
烽火乱世、弦歌不辍,西南联合大学走出5位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170多位院士。如今,刚毅坚卓的青年,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正创造这一代人的辉煌。
在岁月熔炉中,深沉持久的爱国情怀愈发炽热。
你看——昔日垦荒处,今朝展新颜。
80多年前,八路军第三五九旅“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把荒芜南泥湾变成“陕北的好江南”。斗转星移,这里科技试验田、产业开发区蓬勃发展,绘就生机勃勃新画卷。
如今,绝对贫困已成历史,正向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
你看——大国的样子更鲜明,大国的胸怀和担当愈彰显。
从蒙内铁路,到莫桑比克马普托跨海大桥,再到喀麦隆克里比深水港……随着共建“一带一路”扎实推进,诸多“发展路”“梦想桥”,打通互联互通大动脉。
惟经劫火,方知和平之重。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对“和”的追求坚定不移。
巍峨的精神丰碑,不灭的信仰火炬。这胜利昭示未来!
(四)
鲁迅说:“石在,火种是不会绝的。”
拨开历史烟尘,照见山河朗朗。
9月3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在京隆重举行,盛大阅兵仪式上,联合军乐团的震撼鼓点和将士们的铿锵脚步,将汇聚成一曲历史与现实的交响。
不能忘!宛平城墙上,那深深浅浅的弹坑,诉说着惊天动地的历史,时刻给人以警醒。
不敢忘!单边主义、保护主义回潮,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冲击世界。和平如何守护?时时叩问人心。
不会忘!“永矢弗谖,祈愿和平。中华圆梦,民族复兴。”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鼎上的铭文,振聋发聩。
“他们信仰的理想正在实现,他们开创的事业正在继续,他们书写的历史必将由我们继续书写下去。”
中华民族必将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
中流砥柱赋
张 洋
星河流转,岁月如歌。一批经典文艺作品,再度叩响时代的心扉。
“我们都是神枪手,每一颗子弹消灭一个敌人……没有枪,没有炮,敌人给我们造……”一曲《游击队歌》,至今闻之,犹令人热血奔涌。
你可知,这首歌不仅是激情澎湃的艺术创作,更是历史的真实回响。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最新展陈了一份冀东军区给中央的战斗补报:一场战斗下来,消耗子弹365发,缴获子弹6831发。精确到个位数,这可真是“没有枪,没有炮,敌人给我们造”的战场实录。
档案无声,却直击人心。它们如实记载着一个政党、一支军队,如何以坚定的信仰、非凡的智慧、不屈的脊梁,托举起整个民族的尊严与未来。
“中国共产党的中流砥柱作用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关键。”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是中国共产党发挥中流砥柱作用的伟大胜利。”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断,力重千钧。这是历史的结论,也是人民的心声,是一个民族血脉深处的集体记忆,也是跨越时空仍然炽热的精神烙印。
峥嵘岁月,我们不敢忘,也不能忘。只因那段历史、那份使命、那种精神,不仅属于过去,更辉映前程。中国共产党,始终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最可靠的主心骨,是时代巨浪中屹立不倒的中流砥柱。
(一)
历史的洪流从不缺少惊涛骇浪。时代的航船,总是需要有人挺身而出、指航定向。
九一八事变后,是谁率先喊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强占东三省”?
七七事变后,又是谁迅疾号召“筑成民族统一战线的坚固长城”?
是中国共产党。我们党是以马克思主义武装起来的先进政党,从成立之日起,就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自己的初心使命。
面对中日民族矛盾逐渐超越国内阶级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我们党察大势、明大义,一次次用真理说服人,用格局团结人,用远见引领人。
即便是在极其艰难的情况下,我们党毅然发布“八一宣言”,召开瓦窑堡会议,播撒革命的火种,推动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惊心动魄的一幕发生在西安。曾经兵戎相见的对手,竟然握手言和。毛泽东同志一语定乾坤:“如果仅仅从我们党的私仇出发,杀蒋介石来解恨,忘记了民族危亡这个大局,那还能称马列主义的政党吗?”
令人动容的是红军战士。改编为八路军、新四军之际,许多战士手抚红星,泪落如雨,不忍换去。党的干部恳切晓谕,帽徽虽换,初心未改;山河未复,此志不移。
视野之宏阔,尤见于胸怀天下。太平洋战争爆发,我们党号召“建立太平洋一切抗日民族的统一战线,坚持抗日战争至完全的胜利”。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休戚相关。斯大林、罗斯福、丘吉尔皆坦言,中国战场贡献卓著,不可磨灭。这种贡献的核心力量,正来自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和推动的全民族抗战。
始终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破碎山河终得重整,中华民族迎来近代以来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斗争。
试问,谁是中流砥柱?
立于潮头,瞻乎大道,中国共产党是也。
(二)
信念,能当武器吗?
当然能,且是最硬的钢。
你听,平型关山谷中号角震天。将士们弹药虽乏,却信念如钢,衣履虽破,却斗志如虹。此一战,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你看,延安窑洞那盏长明的灯。《论持久战》横空出世,既破“亡国”谬论,亦警“速胜”迷思。它精准预见战争须经三个阶段,得出结论:“最后胜利是中国的。”
不是有希望才坚持,而是坚持了才有希望。
中国共产党捍卫民族独立最坚定,维护民族利益最坚决,反抗外来侵略最勇敢。左权、彭雪枫、“刘老庄连”、“狼牙山五壮士”……他们不是天生无畏,只是选择了信仰高于生死。
正面战场硝烟弥漫,敌后战场广泛开辟。八路军、新四军,如一把把尖刀插入日寇占领区。地道战、地雷战,让侵略者陷入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
百团大战,更是打出了中国人的志气。
1940年8月,信号弹破长空,锤钎齐鸣,正太铁路顷刻瘫痪。
“我前进,你们跟着我;我停止,你们推动我;我后退,你们枪毙我!”一声怒吼,气吞山河。
十四载浴血奋战,八路军、新四军和华南人民抗日游击队对敌作战12.5万余次,收复国土104.8万余平方公里,解放人口1.255亿……
这不是冰冷的数据,而是热血的史诗,写下的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是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是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是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
试问,谁是中流砥柱?
定海神针,力挽狂澜,中国共产党是也。
(三)
说起雁翎队,你会想起什么?是白洋淀一望无际的芦苇荡,还是小兵张嘎那双机灵的眼睛?这支神出鬼没的水上游击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浩瀚人民战争中的一朵浪花。
回望抗战,地不分南北,人不分老幼,亿万民众以血肉之躯筑就钢铁长城。直接参军参战有之,参与拥军支前有之,提供情报信息有之,掩护抗日人员有之……
何以聚起如此伟力?
且看抗日根据地:减租减息,农民拥护;“三三制”,士绅称赞。南泥湾垦荒,荒山变良田;延安整风,弊革新风生。这里没有特权,只有平等,没有空谈,只有实干。
群众的眼睛何其雪亮。他们认出,这是一股与旧中国截然不同的新力量,一个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政党。
晋察冀边区,一位老大娘将受伤的八路军战士认作“儿子”,藏在家中,躲过日军搜查。问及为何冒险,“因为他们是咱们的队伍”。朴素之言,见鱼水深情。
这份感召力,如同磁石一般。南洋机工泣别慈母、回国参战;国际友人远渡重洋、无私奉献;广大知识青年跨越山河、奔赴延安。
诗人何其芳曾深情记录:“延安的城门成天开着,成天有从各个方向走过来的青年,背着行李,燃烧着希望,走进这城门。”
这是人民的选择,这是历史的必然。
及至抗战尾声,全国19块抗日根据地,面积达近百万平方公里,人口近亿众。此乃中国共产党唤醒的伟力。人民一旦觉醒,便是汪洋大海,日寇再强,终将灭顶!
1945年8月,日寇投降。欢呼声响彻神州,红旗漫卷山河。
试问,谁是中流砥柱?
植根人民,血肉相连,中国共产党是也。
(四)
今赋中流砥柱,为怀往,更为进取。
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每一次伟大飞跃,俱见中国共产党中流击水之魄力。
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新时代的中国,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之重、矛盾风险挑战之多、治国理政考验之大,前所未有。
不忘初心,自我革命。我们看到,中国共产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始终担当历史重任:
脱贫攻坚,千万党员驻村入户,攻贫中之贫、困中之困,创造人间奇迹;
科技创新,无数英才攻坚克难,“嫦娥”探月,“蛟龙”潜海,铸就大国重器;
抢险救灾,先锋模范逆行而上,血肉之躯护安康;
全球治理,中国方案贡献世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有人说,这是史上最持久的“顶流”。
何以能够如此?
因为我们党观寰宇风云变幻,察历史兴衰规律,始终以真理之光指引航程,始终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始终以革命精神锻造自身,始终以不懈奋斗开创未来。
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新征程,纵有风高浪急,中国共产党必将继续发挥中流砥柱作用,凝聚起亿万人民的力量,破浪前行。
中国式现代化,不可阻挡;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必将实现!
今日之中国,星河长明,欣欣向荣。要说从中流砥柱到坚强核心,还看中国共产党。
和平赋
陈尚文
和平,人类最持久的夙愿。拯救人类文明、保卫世界和平,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彪炳史册。
5098个昼夜,14年艰苦卓绝,千万将士浴血奋战,亿万人民同仇敌忾,英雄凯歌气壮山河。正义战胜邪恶,光明战胜黑暗,进步战胜反动,和平的阳光再次普照大地。
(一)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正义的、进步的、求和平的。
“不但求一国的和平,而且求世界的和平,不但求一时的和平,而且求永久的和平。”抗战艰难时刻,油灯微光下写就的《论持久战》,明确和平性质,指引前进方向。
1931年沈阳城的炮火,致使中国山河破碎、风雨飘摇。奋起抵抗于白山黑水间,中国人民揭开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1937年卢沟桥的硝烟,致使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全体中华儿女,凝聚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开辟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
从淞沪会战的“血肉磨坊”,到台儿庄战役的扬眉吐气;从平型关首战告捷,到百团大战震撼山河……大江南北,长城内外,全体中华儿女前仆后继、共赴国难,以鲜血争取民族解放,以生命捍卫世界和平。
漫漫长夜,中国军民百折不挠。14年抗战,歼灭日军150余万人;太平洋战争爆发时,日本陆军总兵力的七成深陷中国战场……没有中国的持久抗战,历史将会是另一种写法。
美国时任总统罗斯福曾言,不断加强的“中国的壮丽的防御战”,是阻止希特勒征服世界的重要因素之一。
以战止战,以武止戈。中国人民的胜利,也是世界人民的胜利,永载中华民族史册,也永载人类和平史册。
(二)
和平需要争取,需要维护。只有人人都珍爱和平、维护和平,和平才有希望。
重庆万州,西山公园,葱茏树木间,年逾七旬的魏映祥,坚持为苏联飞行大队长库里申科守墓。中国抗战艰难时刻,2000多名苏联飞行员来华鹰击长空,英名永存。
“我愿意到中国去,同你们一起战斗”“把手术台设在离火线最近的地方”,加拿大医生白求恩,在冀中4个月,行程750公里,做手术300余次;美国飞虎队击落日本军机2600多架,击沉、击伤舰船44艘,击毙日军6万余人,冒险开辟驼峰航线,2000多名飞虎队员献出宝贵生命……
烽火岁月里,一位位国际友人为了和平,义无反顾。
缅甸伊洛瓦底江畔,仁安羌大捷纪念碑高高耸立。83年前,501高地,中国远征军英勇作战、以少胜多,解救被围英军等7000余人。中国军人“在枪林弹雨中面无惧色”,一直为时任驻缅英军司令史莱姆所铭记。
西班牙内战,中国志愿者投身国际纵队,中国人民高唱“保卫马德里!保卫全世界的和平”;苏联伟大卫国战争,中国共产党优秀地下工作者阎宝航,以第一手情报提供有力支持;诺曼底登陆,中国工程师叶绍荫率团队突破真空管技术,保障陆空配合作战……
世界反法西斯战场上,一位位中华儿女为了和平,坚定前行。
当暗夜笼罩世界,热爱和平的各国人民,携手跨进同一条战壕,以血肉筑成反法西斯长城,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
(三)
以历史为镜鉴,叩问和平之真谛。
弱肉强食不是人类共存之道,穷兵黩武不是人类和平之计。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最宝贵的启示,就是必须毫不动摇走和平发展道路。
今日之中国,拥有保卫人民和平生活的坚强能力;今日之中国,是世界和平的坚决倡导者和有力捍卫者;今日之中国,赢得世界所有爱好和平人民的尊敬。
着眼全人类前途命运和安危福祉,中国始终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站在人类文明进步的一边。永远不称霸,永远不搞扩张,永远不会把自身曾经经历过的悲惨遭遇强加给其他民族。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践行全球发展、全球安全、全球文明、全球治理四大倡议,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行大道,担大义,护和平。中国力量每增长一分,世界和平希望就增多一分。
经历战争磨难,中国人民更加懂得和平的珍贵。从战争洗礼中涅槃重生,热爱和平、珍惜和平,融入中华民族的精神血脉,成为中国人民孜孜不倦的追求。和平年代,抗击埃博拉疫情,推广杂交水稻技术,将“幸福草”种到100多个国家和地区……中国人民始终以合作谋发展、促和平。
道之所在,行胜于言。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为和平出征,为和平坚守;赴亚丁湾护航,劈波斩浪,守护航路;执行“和谐使命”,驶向深蓝,播撒希望……和平之师、正义之师、文明之师,将维护世界和平作为神圣使命。
和平而不是战争,合作而不是对抗,共赢而不是零和,是人类社会和平、进步、发展的永恒主题。
今日之中国,阔步走和平发展大道,坚定不移地同所有爱好和平的国家和人民携手同行,坚定不移维护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
(四)
9月3日,天安门广场,举世瞩目。
今日之纪念,非为延续仇恨,乃为铭记历史、缅怀先烈,为和平永驻、正义长存。
今日之纪念,将向世界展示一个决不允许悲剧重演的中国,一个爱好和平且有强大捍卫和平能力的中国。
80年,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的意志坚定,中国人民捍卫和平的决心不移,中国军队维护和平的能力更强。
80年,胜利永不忘,和平永相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