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临时链接,仅用于预览,将在短期内失效。
长江云

从“种啥吃啥”到“要啥产啥” 湖北农业供应链的反向重构

长江云新闻  2025-09-02 20:17:10
分享到:


你还在认为“地里种什么,我们就吃什么”吗?湖北农业早已打破这种传统逻辑,转身走向“我们要什么,地里就产什么”的全新阶段。以消费为导向、用市场反向推动研发和生产——一场农业供应链的重塑,正在湖北发生。



从生猪疫苗到宠物疫苗:企业跟着“需求”转


科前生物股份有限公司,原本是一家专注生猪疫苗的企业。然而就在近几年,它快速切入宠物疫苗赛道,背后正是对市场需求的敏锐捕捉。

“这可不是突发奇想。”记者从企业了解到,其转型实则是湖北农业科研思路整体转向的一个缩影。从过去“科研跟着土地走”,变成“盯着市场看”,从消费终端倒推研发和生产布局。

“我们之前深耕养猪技术,现在做宠物赛道,其实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科前生物宠物研发经理沈洲表示,企业正从农业赛道跃迁至消费医疗这一“黄金赛道”,专注做老百姓真正需要、用得上的产品。


三级孵化体系:陪企业走稳“从0到1”


企业敢转型,还要有平台能接得住。在湖北,武汉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中心扮演了“农业科创加速器”的角色。它提供了一条清晰的成长路径:初创团队可进入南湖农业园,获得空间与专家资源;规模扩大后,可迁至高农生物园,借助更完备的厂房和金融支持;若要示范推广,光谷中华科技园则提供产业融合应用场景。

“金融、科研、产融对接。我们帮助企业走过最艰难的0到1阶段。”高农集团副总经理李贝这样定义他们的使命。


1000万股权投资:解了企业“燃眉急”


有思路、有平台,还得有“真金白银”的支持。武汉禾大科技深耕数字农业,想让农民用手机APP就能精准灌溉施肥,可就在系统即将面世时,却卡在了“研发缺钱”“推广难”两道坎上。

关键时刻,农创中心注入1000万元股权资金。“这笔钱就是及时雨,”企业首席运营官罗其坦言,“我们很快扩编研发团队,抢占市场高地。”更值得一提的是,产品研发成功后,还通过湖北援疆机制落地新疆,累计推广智能灌溉超过110万亩,获得高度认可。


政策+金融“组合拳”:激活农业新活力


企业敢闯、平台敢扶,背后还有全省层面的“立体支持网”。今年湖北还从政策层面拿出了更多实招,加快破解农村融资难题。眼下,湖北正在大力推动农民个人信用价值和农村资产信用价值贷款,工行、农行、中行、建行等11家银行已推出“两农”信用价值贷款,放款金额达7 个多亿。此外,湖北还在加快重组投补贷保农业政策工具,引导更多资源要素向现代农业产业链供应链聚集。

宜都的“柑橘贷”依托冷链数据授信,潜江的“虾稻贷”则以虾交易流水为依据——金融“活水”正精准滴灌,激活每一片土地与每一个产业。

一场从“产什么卖什么”到“要什么产什么”的农业变革,正在湖北悄然发生。市场倒推研发、平台支撑孵化、金融精准赋能——湖北正在用新的供应链逻辑,重新定义现代农业。

(长江云新闻记者 艾思航 林中杰 编审 向秀)

责任编辑 严泉泉
分享到:

定制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