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临时链接,仅用于预览,将在短期内失效。
长江云

文物开讲·铁军五师湖北抗战 | 一门两忠烈 一部爱国史

长江云新闻  2025-09-02 16:54:18
分享到:

在随州市曾都区九口堰村新四军第五师纪念馆的展陈柜里,躺着一条磨损严重、血迹斑驳的褡裢袋。它是革命烈士孙文虎生前用过的物品。1945年12月25日,时任随南县政府被服厂财务股长的孙文虎,为厂里送经费途中被敌人疯狂追击。为保护经费,他奋力奔跑,最终因心肺破裂、吐血而亡。这条褡裢袋,见证了孙文虎生命的最后时刻。

孙文虎的爱国情怀深受父亲孙志盖的影响。孙志盖出生在随州市曾都区洛阳镇珠宝山村,早年以小学教员身份传播革命思想。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他积极参与、组办进步的民间自卫组织,投身抗日武装斗争。孙志盖的妻子受丈夫影响,也积极为抗战筹措经费,还变卖嫁妆、手饰,支援抗日斗争。

1938年,孙志盖组建了300多人的群众抗日武装自卫大队,打击土匪、游杂武装,保境安民;1939年冬,新四军鄂豫挺进纵队进驻九口堰,这支队伍加入了挺进纵队,积极开展游击战,进击敌伪,为抗日战争作出了重要贡献。

1941年5月,孙志盖当选随南县抗日民主政府副县长,他动员群众参军参战、生产支前。他还联络了随南一大批开明士绅和爱国民主人士参加抗战,巩固和扩大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1945年,敌人四处搜捕随南县领导,屡屡不能得手,恼羞成怒之下将孙志盖的妻子抓去严刑拷打。但即便是脊椎被打断、大腿被打折,她却始终没有透露领导们的下落。

1946年,孙志盖响应组织号召,远赴辽东解放区工作,1950年住院期间,被国民党特务下药毒害,不幸牺牲。1985年,国家民政部为孙志盖颁发“革命烈士证明书”;1988年,随州市人民政府为孙文虎颁发“革命工作人员因公牺牲证明书”,悼念他们为革命事业作出的突出贡献。

一门两忠烈,一部爱国史。孙氏父子的故事,是无数革命家庭为国家和民族解放事业作出牺牲的缩影。正是有千千万万的爱国志士同仇敌忾、团结奋斗,才让抗日战争赢得最终的胜利。

责任编辑 黄静蕾
分享到:

定制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