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临时链接,仅用于预览,将在短期内失效。
长江云

文物开讲·铁军五师湖北抗战 | 铁军五师:从识字开始

长江云新闻  2025-09-02 16:47:46
分享到:

在抗日战争中,新四军驰骋大江南北,成为华中抗日的中流砥柱,被称颂为“铁军”。在新四军队伍中,有这样一支队伍,它长期孤悬敌后,从160余人的独立游击大队逐步发展壮大为5万正规军和30万民兵的强大的抗日武装力量,受到中共中央的嘉奖和赞扬,称其“发展工作第一,独立作战第一”。

说起铁军五师的发展壮大,离不开以提高官兵文化水平为基础的文化建设,他们自编的一本小册子——《革命军人常用500字》,既是实用的文化教材,更是坚定革命理想信念的思想利器。

上世纪四十年代,铁军五师的战士们,几乎人手一本《革命军人常用500字》。一本简易识字读本,为何广为流传?这还得从铁军五师的根基说起。

1939年1月,李先念化名李威,带着一支160余人的新四军独立游击大队,从河南竹沟出发,向豫鄂边敌后挺进,开展敌后抗日斗争。他以海纳百川的胸襟,汇聚各类抗日力量,将愿意抗日的地方武装,以及工人、农民、知识分子,甚至俘虏等,都统一到抗日的大旗下。

这些先后聚集的部队,来源复杂的人们,怎样融合?怎样巩固?李先念通过“加强政治教育”找到了答案。他进行政治教育的第一步就是识字。

支部建在连队上,官兵们在炮火的硝烟中,抓住点滴时间识字、看报、开展思想教育。鄂豫边区创办了《七七报》《七七月刊》《挺进报》《挺进杂志》等报纸刊物,传达党的方针政策,宣传抗日思想。新四军第五师通过多种方式提高官兵的知识水平、政治素养,塑造铁军五师的“抗日军魂”。

1942年2月15日,抗日军政大学十分校在白兆山中的随县洛阳店举行了开学典礼,李先念做了题为《我们的大学》的贺词。

抗大十分校学员包括新四军第五师的官兵,鄂豫边区的干部、群众、农民,也有敌占区、国统区的中共地下党员、爱国知识青年,还有从国民党中俘虏过来的士兵等。学员们被分为军事队、政治队、专业队等,按照不同的课程表,接受培训。

新四军第五师经过打磨、锻造,逐渐成长为一支作风过硬、善于学习、能打胜仗的抗日铁军,三保大悟山、夜袭孝感城、激战侏儒山……抗战期间,铁军五师共对日伪作战1260余次,击毙击伤俘虏日伪军4.37万人;对顽军作战870余次,击毙击伤俘虏顽军3.27万人,为实现对武汉的战略包围、赢得抗日战争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

责任编辑 黄静蕾
分享到:

定制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