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临时链接,仅用于预览,将在短期内失效。
长江云

文物开讲·铁军五师湖北抗战 | 边币边币 激活边区经济

长江云新闻  2025-09-02 16:11:29
分享到:

在湖北省大悟县白果树湾新四军第五师纪念馆里,珍藏着一套早已停止流通的货币,有5元,50元的,还有100元的。

这套货币曾经在抗日战争时期的鄂豫边区大面积流通,老百姓亲切地称它为“边币”。边币可谓是打破日寇经济封锁的利器。

1941年4月5日,新四军第五师正式成立,鄂豫边区抗日根据地的快速发展,引起了日伪及国民党顽固派的极度恐慌和仇视,对边区实行了严酷的经济封锁。加之法币、伪币不断涌入边区,边区物资大量外流,给根据地的生存、发展造成很大困难。

金融是经济的血脉。为了最大限度地支援鄂豫边区抗日民主根据地军民抗战需要,大力发展边区生产,繁荣边区经济,巩固边区金融基础,服务好边区人民军队和广大人民群众生活,进一步壮大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抗日武装,巩固人民政权,夺取抗日战争伟大胜利。

1941年5月,鄂豫边区党委和鄂豫边区行政公署决定创建鄂豫边区建设银行,发行建设银行币,也就是老百姓口中的“边币”。边币发行流通的范围很广,新四军第五师发展到哪里,边币就使用到哪里。边区群众完粮纳税、公私交易,都使用边币。边币的发行在鄂豫边区经济发展中发挥了巨大作用。

从1941年到1945年,边区陆续开办了许多中小型工厂,如被服厂、毛巾厂、印刷厂、造纸厂、卷烟厂、电池厂、皮革厂等等,既满足了人民群众的生活需求,又激活了边区经济活力。边区银行还发放农业贷款,帮助农民解决种子、肥料、耕牛、农具等问题,鼓励农民养鸡鸭、喂猪,发展纺织、印染、榨油等手工业,活跃农村经济,丰富市场物资。

责任编辑 黄静蕾
分享到:

定制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