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感孝昌:红色热土上的绿色蝶变
在大别山南麓的孝感市孝昌县小悟乡境内,群山环抱之中,藏着一个海拔七百多米的古朴村落——笔架村。这里古树参天,青砖黛瓦的民居错落有致,不仅是孝感市海拔最高的行政村,更因清凉宜人的气候和厚重的红色历史,成为一方令人向往的“桃源净土”。
在笔架村新四军五师后方医院旧址,68岁的村民刘光伟正在和游客们讲述笔架村当年的红色历史故事。故事里的红色记忆,伴随着微风在小山村里静静流淌。抗战时期,小悟乡是李先念率领的新四军第五师重要活动区域。因群众基础深厚,五师后方医院就设在笔架村水口庙。这个仅几十户的小村,家家户户都曾秘密照料伤员,成为坚实的红色后勤基地。
“笔架村是红色热土,为革命作出过贡献。当年李先念的师部在姚家山,旅部、团部、后勤医院在笔架山,两地相隔只有四里路,过去步行半小时就能到,再往下走就是刘家河。”小悟乡笔架村村民刘光伟介绍道。
笔架村作为孝感市海拔最高、人口最少的行政村,与武汉黄陂清凉寨仅一山之隔。全村57户206人,拥有新四军五师后方医院旧址、柜子沟、狮子口等多处景点,吸引众多游客前来打卡游玩。
“没想到海拔这么高的地方还有一个漂亮的村庄,和朋友一起拍照感觉非常出片,这里的红色底蕴也很浓厚。大家可以过来游玩拍照打卡,听一听红色故事。”游客易青说。
道路畅通带动产业振兴。2015年,得知家乡道路拓宽,曾在河南创业的刘超毅然回村成立生态农业公司,流转土地种植茶园,养殖黑猪、山羊,建成千亩生态茶园,带动30多户村民就业。如今,笔架村生态茶园、高山露营等产业初具规模,村集体经济不断壮大。
“流转农户土地400多亩种植茶叶,带动农户种植茶叶100多亩,现在村里有标准化的加工车间,通过这几年的品牌宣传加上品质提升,带动农户人均收入增加4000多元。”孝昌县瑞源生态农业有限公司负责人刘超介绍。
青砖黛瓦马头墙,笔架民居好风光。过去的穷山村变成了城里人向往的“桃花源”。村里修复抗战遗址和后方医院,深化“红绿交融”旅游模式,整合“一山一峡一湖”资源,推广蜂蜜、野生菌等特产。春日杜鹃、秋日银杏、夏日山泉、冬季冰雪,四季皆景,吸引无数游客。
“笔架村依托绿色生态环境和红色旅游资源,建设了响水沟、哈利寨、狮子口、风电露营、战地后方医院旧址等景点,发展了茶叶、油茶等特色农产品,还有农家乐、民宿。春可登山,夏可避暑,秋赏红叶,冬有雪景、雾凇,一年四季美景如画。”小悟乡笔架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胡菊红说。
修一条路,兴一方业,富一方民。近年来,小悟乡以高标准“四好农村路”网为引擎,赋能乡村产业振兴。这些实现“通湾达户”、配套完善的致富路,不仅让高山绿茶、野生蜂蜜、土黑猪等深山特产畅销四方,更带动沿线多个产业发展,观双线、小观线也相继荣获全国“美丽乡村路”“幸福生活小康路”称号。
“全国美丽乡村路观双线、田堂旅游路穿境而过,把小悟高山绿茶、野生蜂蜜、香菇、珍珠菜、土黑猪等特色农产品畅销四方,赋能乡村产业振兴。同时,结合全国红色美丽村庄项庙村、抗大十分校旧址、新四军第五师后方医院、刘震将军故居等,打造红色旅游环线,促进农文旅融合发展,将红色资源连点成线,聚线成面,化作富民增收的金色链条。”小悟乡党委副书记、乡长蔡浩泽说。
记者:陈园 黄一阳 张思琪 彭扬 邵亮
一审:刘 爽
二审:高玉峰
三审:李健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