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端锐评丨小学新生名单火了!父母起名的“小心思”藏不住了
刚开学,山东德州天衢东路小学的一年级新生名单就火了。“扶苏”“知潼”“邕熙(yōngxī)”“雨桐”……这些名字一晒出来,立刻在网友间掀起了热议。
有人说:“终于等到‘95后’当爸妈取名了!‘扶苏’二字听着就自带温文气质,‘雨桐’念起来满是江南烟雨的柔意。”也有人感慨:“重名尴尬终于能少点了。”“以前上学,老师点名‘子涵’,能站起来仨。现在终于不是满街的子涵、梓萱了!”
但也有网友替孩子们“捏把汗”:这些名字好看是好看,却难写又难认。比如“邕熙”的“邕(yōng)”,是生僻字,不少人见了都要卡壳。笔画多的名字更麻烦,考试时别人都开始做题了,孩子还在一笔一画写名字。还有人调侃:“这些名字满是网文仙侠风,莫不是从小就自带‘主角光环’?”
其实给孩子取名,从来不是简单的“选个字”,它既承载着家族记忆,更藏着父母的“小心思”。老一辈爱用“建国”“红梅”,字里行间是家国情怀;“80后”偏爱“磊”“婷”,透着经济腾飞的务实。有人给孩子取名“见川”,是因为夫妻俩在四川地震纪念馆相遇;也有人给孩子取名“鹿鸣”,是纪念在阿尔山偶遇驯鹿的温暖瞬间。这些名字或许不够惊艳,但都有一段温暖的故事,这才是打动人的地方。
再看“扶苏”“雨桐”这些名字,也藏着父母心里的小期许。取名“扶苏”,大抵是盼着孩子能待人温和、行事从容;取名“雨桐”,或许是念着“桐花万里丹山路”的诗意,盼着孩子未来的路能顺顺当当、满是风光;而“邕熙”二字,看似复杂,藏的却是“前途光明、日子和乐”的朴素心愿。哪怕是那些笔画繁多的名字,拆开来看,也不过是父母想给孩子一份独一无二的“专属心意”。
说到底,不管是曾经的“子涵梓萱”,还是如今的“扶苏邕熙”,好名字的标准从来都不是“多文雅”“多特别”,而是名字背后那份沉甸甸的爱。等孩子长大,想起爸妈当初为了一个名字翻遍字典、查尽诗词的模样,心里也会暖暖的。
撰稿:谢雅静
主播:杜雅婷
录制:袁斌 洪昕
剪辑:桂亮
编审:梁延 邓国辉 夏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