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临时链接,仅用于预览,将在短期内失效。
长江云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丨洪湖:红色水乡的抗战“供给线”

长江云新闻  2025-08-29 21:13:47
分享到:

烽火岁月,既有前线的冲锋,也有后方的坚守。今天的《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我们来到荆州洪湖,这里的群众,曾默默支撑起鄂豫边区抗日根据地的“生命线”。

这个暑假,洪湖市黄家口镇下丰岸村迎来了许多游客。这里曾是洪湖抗日根据地的核心区域。1943年3月,为配合鄂西战场、牵制日军兵力,新四军第五师挺进襄南,依托河湖港汊地带开展抗日游击战争。

荆州洪湖市黄家口镇红色讲解员 邓海龙:当地的居民为前线运弹药、运粮食,帮助新四军运送伤员,为党领导的抗日武装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军需给养。

“船板当床芦当房,菱角当饭藕当菜……”——这段民谣,是当年洪湖军民艰苦岁月的真实写照。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他们发展出多种方式保障后勤。

荆州洪湖市委党校副校长 廖雪琴:第一是合理摊收田赋,在我们自己的根据地内进行减租减息运动;第二个方式是征收商税,我们把内荆河控制了100多公里的航线,有130多处税卡;第三个就是打击日伪商行。

然而,如何把物资从日军严密封锁的武汉外围运往大别山?这是一条危机四伏的路,也是一条充满智慧与牺牲的路。

荆州洪湖市黄家口镇红色讲解员 邓海龙:这位沔东区游击队长刘黑牯,他采取了抗日游击战术,敌来我飞、敌去我归,人少就搞、人多就跑的游击战术。

荆州洪湖市委党校副校长 廖雪琴:游击队在刘黑牯的带领下,化妆穿上日军的服装,把其他30多名挑夫,作为日军押送队的形式,通过交通员的引导,7天的急行军到达大悟的南冲。

至1943年底,洪湖周边监沔、天潜沔、汉沔、川沔四大根据地连成一片,控制长江、内荆河100多公里水陆交通线。今天,在洪湖市博物馆里,仍珍藏着两件珍贵的文物:汉沔政务委员会田赋公粮通知单和凭证。

荆州洪湖市博物馆副馆长、文博研究馆员 张红霞:凭单的名称里面有上下忙,上忙的时间是指春季4月份到6月底这个时段,下忙就是从11月份到次年的1月。这些点滴汇聚成的战略物资,撑起边区三分之一稻谷征收量与70%的军需供给。

岁月流转,硝烟散尽。如今的洪湖黄家口镇,将军故居、县委旧址成为红色地标;蜜梨园、鳜鱼养殖基地、莲藕种植塘、特色水产养殖遍布乡间。“红农文旅”融合的新路径,让这片英雄的土地,在新时代焕发新的生机。

(长江云新闻记者 管根稳 何进 洪湖台)

责任编辑 潘念
分享到:

定制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