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感孝昌:流量变“留量” 消费涨增量
消费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主引擎,也是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直接体现。今年以来,湖北省孝感市孝昌县通过推进农旅融合、承办体育赛事、打造研学生态,以高质量供给创造有效需求,持续释放消费潜力。
以桃为媒 农旅融合提升消费供给
火热的8月,走进孝昌县陡山乡陆山村黄桃基地,500余亩的桃树枝头上挂满了鲜艳欲滴的黄桃,金黄色的光泽在阳光下格外诱人,游客们挎着篮子漫步在桃林间,一边欣赏着美景,一边亲手采摘黄桃。
“这里的黄桃又大又甜,非常好吃,我们每年都过来采摘,既能享受采摘的乐趣,也能欣赏田园风光。”游客杨静静说。陆山村自然禀赋优越,出产的黄桃色香味美,深受游客青睐。基地依托优质黄桃资源,整合采摘游玩、休闲餐饮、电商销售等业态,将单一的种植基地打造成“产、游、购”一体的农旅融合体。目前,黄桃采摘已经成为孝昌县的热门旅游项目。
近年来,孝昌县以桃为媒,通过“一季赏花、三季品桃”的发展模式,打造集赏花、采摘、休闲于一体的农旅融合示范区。通过连续五年举办集文艺汇演、花车巡游、认领桃树、摄影摄像、非遗手工于一体的“孝昌桃花节”活动,每年吸引武汉及周边游客30万人次前来赏花、游玩,成为孝昌对外宣传的“金名片”。2025年上半年,孝昌县接待游客381.32万人次,同比增长20.76%;旅游综合收入20.11亿元,同比增长21.7%。
以赛为媒 赛事流量转为消费增量
8月以来,孝昌县举办了“武韵孝昌浪漫怡夏”文旅商体融合系列活动。以火热的体育赛事为纽带,通过“以赛促消”,孝昌县将承办赛事攒下的人气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消费增量。
8月11日,2025年湖北省青少年武术散打锦标赛在孝昌县体育馆正式开赛,吸引了来自全省各地18支代表队、400余名青少年散打健儿。这场持续4天的赛事,不仅是散打健儿的竞技舞台,更为孝昌文旅和消费带来了“泼天的流量”。赛事期间,场馆外设立文旅文创区、农产好物区等6大功能展销区,孝昌黄桃、茶叶、太子米、文创产品等摊位前人头攒动,参赛运动员和观众们纷纷驻足观看、踊跃购买。
与赛事场馆一街之隔的七里湖夜市,凭借赛事带来的巨大人流量,成为了夏夜消费的新热点。“比赛散场后,我们的生意就特别火爆,经常忙到凌晨。比赛给我们带来了人气和收入。”七里湖夜市小吃摊主舒成笑着说。酒店消费同样被赛事激活,参赛选手、教练员及随行家长的住宿需求带动周边酒店满房。孝昌县已形成“赛、游、购、娱”的消费闭环。
以学为媒 研学经济催生长效消费
孝昌县持续踩准“流量变增量”的转化节奏,通过研学经济培植消费意愿,将短期客流转化为长期消费客群。坐落于孝昌县周巷镇的农夫子教育培训基地是一家集“教育培训、商务会议、酒店餐饮、度假旅游”四大功能于一体的综合体。该基地以乡村振兴人才培育为主业,与华中农业大学深度合作,引入师资力量开展成人职业培训。该基地自开业以来,累计接待住宿、培训、会议人员6000余人次。
位于陡山乡的湖北小谷粒未来营地则专门服务于青少年研学。营地不仅开展了陶艺、茶艺、农艺等体验活动,还将中原突围磨山纪念馆、民俗文化馆等景点串联成一条精品的研学路线,将研学生态与乡村全面振兴深度融合。
为优化消费环境,增强消费意愿,农夫子基地整合五龙湖骑行露营基地、金城湾萌宠乐园、记忆知青点、孝孟红生态观光茶园等五个特色文旅资源,打造集户外骑行、风景观光、萌宠乐园、垂钓划船、露营野炊为一体的省级旅游度假区。
通过举办“周周有亮点、月月有新意”的文旅主题活动,农夫子基地“培训+研学+文旅”的产业模式逐渐形成。孝昌县“来得了、留得住、能回头”的消费场景,让研学培训的“短期效益”转化为推动乡村振兴的“常态消费”,实现了从“流量”到“留量”的转变。
作者:魏昊星 沈多奇 高玉峰
一审:刘金兮
二审:汪海莲
三审:李健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