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首个锰基新能源材料项目在长阳全面投产
8月28日,湖北博阳锰基新能源电子专用材料项目投产仪式在宜昌长阳举行,标志着该县锰产业转型升级迈出关键一步。同日,由中国冶金矿山企业协会主办的全国锰产业高质量发展会议召开,来自业内的专家学者及行业领军企业代表等近300人齐聚清江之畔,共同研讨中国锰产业高端化、绿色化、集约化发展新路径。
招大引强,锰业转型迈出关键一步
长阳是全国八大锰矿资源富集区之一,锰矿储量5000万吨以上,以电解锰为核心的锰产业曾辉煌一时,然而,由于行业产能过剩等问题,“转型”成为一道关乎存续的必答题。
为打开锰产业从低端原材料向高端新材料转型的突破口,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亲自挂帅,组建招商团队,先后赴15个省市拜访考察25家企业,最终吸引全国锰酸锂市场占有率第一的龙头企业——安徽博石高科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投资长阳,这也是博石高科在湖北布局的首个生产基地。
为确保项目早建成、早投产,长阳成立项目服务专班,实行“挂图作战”,从开工建设到首条生产线投产仅用时7个月。
“长阳对锰产业的长远规划、真诚的合作态度、高效务实的工作作风以及诚信优质的营商环境,是促成项目落户的重要原因。”安徽博石高科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赵春波表示,博阳项目是企业完善锰基新能源材料全产业链战略的关键一环,将充分整合长阳锰矿资源与企业研发技术优势,推动锰产业从传统加工向高端新材料领域跨越升级。
补链延链,从“矿”到“材”重塑产业链条
项目的投产,带动了当地全产业链协同发展。7月17日,长阳取得胡家湾—樟木岩矿产资源勘查许可证,为锰产业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原料保障。中锰科技、乐通锰业等中游电解金属锰加工企业也将和博阳新材料公司深度合作,目前已累计实施8次重大技改项目。
锰渣综合利用方面也取得重要进展。今年,长阳成立湖北省云智再生资源利用有限公司,启动锰渣综合利用项目建设。目前,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已初步完成。“项目建成后,将实现锰渣从‘末端治理’向‘源头减量—过程控制—资源再生’的系统性转变,为行业绿色发展提供关键支撑。”长阳科技经信局局长王凤乔说。
共商路径,明晰锰产业高质量发展方向
当天下午召开的全国锰产业高质量发展会议上,专家学者与行业代表聚焦锰产业绿色转型与可持续发展路径,就新能源产业前景、锰业高质量发展、锰渣无害化处理与资源化利用等议题展开热烈讨论。
会上,自然资源部地质勘查管理司一级巡视员唐正国、中国冶金矿山企业协会总工程师雷平喜分别致辞,充分肯定了长阳作为湖北乃至全国的锰资源富集区和锰矿勘查开发先行区,在锰产业发展中具有独特优势和重要地位。
“全球能源变革和产业升级深入推进,锰产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黄金发展期。”会议现场,长阳土家族自治县委副书记、县长张学书向广大企业家发出诚挚邀约,合力构建“一园四基地”(锰基新材料工业园,锰矿采选基地、电解锰清洁生产基地、锰基新材料及相关配套产业生产基地、锰渣综合利用基地)的锰产业发展新格局。
(长江云新闻记者 张琼 编审 郑莉莉 长阳融媒体中心 朱琦琦 范凌峰 汪华莉 刘蝶 何傲晨 通讯员 李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