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年,武汉街头50万人排队献金
202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
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
回望来路
战争的硝烟已经远去
展望前方
大抗战精神光芒如炬
档案,见证历史,更传承精神
今起,本台推出系列报道
《档案里的抗战故事》
聆听档案深处的历史回响
感受穿越时空的精神力量
今天关注中国抗战史上最具影响力
也最为公众熟知的
“七七献金”运动
1938年6月
日军兵分五路进逼武汉
周恩来、郭沫若等人发起
抗日献金运动
以实际行动支援前线
在湖北省档案馆
有一份从未公开的珍贵档案
它记录了历史
更见证着87年前武汉街头滚烫的心跳
△1938年武汉开展“七七献金”运动,这本《献金征信录》,详细记录了捐献明细,包括银元、法币、银戒指、小银匙等
湖北省档案馆档案开发利用处处长 黄敏:“翻开这个《献金征信录》,我们看到了密密麻麻的名字。1938年7月7日正是‘七七事变’爆发一周年,当时在武汉的街头,50万民众排起了长队,大家纷纷把家里的法币、银元、铜钱都拿到了捐献台的箱子里捐赠。”
7月7日一大早
在汉口江汉关、武昌司门口、
汉阳东门轮渡码头等三镇繁华地段
设立的6座献金台前
人潮不断涌来
演讲者在高台上大声疾呼、
湖北省档案馆档案开发利用处处长 黄敏:“让我们仿佛回到了当时那个山河破碎的年月,在国难当头的情况下,普通民众汇聚起的抗日热情。”
除了爱国志士的演说之外
献金台旁
一支娃娃“宣讲团”也格外引人注目
△抗日儿童团体“孩子剧团”在武汉街头热烈宣讲
抗日儿童团体“孩子剧团” 成员 原武汉市古田路中学校长 叶伟才:“我们孩子剧团凡是街头宣传的时候,第一首歌都是《义勇军进行曲》‘起来 不愿做奴隶的人们’,在街上扯了一个大被单拉着,周围老百姓往被单里面投钱,擦皮鞋的小朋友都跑到献金台,把一天擦皮鞋的收入都献出来。有位上海老太太看到了,很感动地说:‘孩子们都这么明白,中国是不会亡的。’”
△孩童把自己的存钱罐带到现场捐赠
7月9日下午
一辆挂着“中国共产党献金团”横幅的卡车
来到了江汉关献金台
周恩来、董必武、邓颖超等人
捐出了当月月薪
李克农代表八路军全体将士
捐献出了从伙食费中节约下来的1000元
因为民众热情实在太高涨
献金运动延期了两天
捐款总金额超百万元
而当时武汉市区的总人口不过100万人
这些募捐到的现金和实物
部分直接送到前线
为长期抗战补充了经费
△其中,周恩来、董必武等领导人名字也记录在册
湖北省档案馆档案开发利用处处长 黄敏:“当时这份征信录是印了2000份,分送到了武汉三镇的各个警察局,普通民众可以到当地的警察局去查看当时的献金的情况,也激励了大家更强的捐献热情。”
武汉市委党史研究室副主任 王怀卓:“献金运动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一概念具象化。‘有国才有家’这个概念在抗日战争中得到了升华,体现了中国共产党重视并致力于发动民众共同抗战,也是我们中国共产党发挥全民族抗战中流砥柱作用的一个最好的诠释。”
出品人 周向阳 岑卓
总监制 刘志成 丰玉霞 冷和珍 臧志
监制 程荣春 洪燕 徐瑗 梁延
策划 柳芳 吴华 王尹芹 汤群
制片 汤群 童雁 贡幸龄 张晨芳
统筹 黄力 黄敏 涂文龙 陈卫节 汪少康 潘雷鸣 陈柯言
编导 柳芳 赵黎黎
文案 柳芳 赵黎黎
摄像 王磊
视效 张雄飞 王磊 程毅
配音 程丞
新媒体审核 向秀 苏逸冰
新媒体编辑 李爽
来源 长江云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