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堰郧西:七夕之“兴”——乡村焕新,“浪漫”里的增收
记者 胡颖妮:告别天河景区的粼粼波光,我们首先来到郧西县下营村——路边店铺里的绿松石饰品在灯光下泛着温润光泽,空气中还萦绕着淡淡的茶香,这“石”与“茶”的巧妙组合,藏着下营村独有的七夕浪漫。
踏进村里的“电商扶贫中心”,这里的电商直播间早已开播,主播们正卖力介绍着各式绿松石产品。
十堰市郧西县涧池乡下营村村民 庹涛:都说绿松石是爱的守护石,象征着忠贞和永恒,这一块女款的戒指,大家可以看到上面镶嵌的全部是小的碎钻。
2014年,村民庹涛正是看准了绿松石的商机,毅然从外地回村投身电商。他先注册淘宝店试水,又牵头成立电商公司,组建起懂设计、会直播的专业团队。今年七夕前,庹涛和他的团队设计了不少七夕元素的绿松石产品。
十堰市郧西县涧池乡下营村村民 庹涛:七夕元素加入到产品设计当中,受众群体蛮多,整个七夕期间我们也是在直播间做活动,每天有200单左右。
刚在工坊里见过匠人将七夕故事刻进绿松石的细腻,转身走进茶坊,又撞见郧西姑娘以茶传情的雅致。曾经,下营村的茶叶多是零散售卖的寻常货,即便长在好山好水里,也难卖上价。后来村民们发现,家乡的茶自古就与七夕习俗相伴,何不把这份渊源讲透,让每一片茶叶都带着浪漫故事走向市场。
十堰市郧西县七夕美人茶业有限公司负责人 蒋振莲:结合我们郧西的七夕文化,准备开发7款系列产品,其中已经开发了4款。原料是我们全县5万亩优质茶园,用我们的工艺给他加工出来,去年我们的产值是6800万元,今年我们的目标是突破一亿元。
文化赋能下,下营村的“石”与“茶”双双出圈:如今村里电商年销售额超过2亿元,年接待游客10万人次,旅游收入达1500万元,村民人均纯收入突破2万元 ——曾经的小山村,靠七夕浪漫蹚出了增收路。
在郧西县观音镇刘家湾村郎哥民宿,淅沥雨声落在庭院的青石板上,与屋内毛笔划过宣纸的沙沙声交织。
游客 张金花:想着七夕快到了,来郧西这边,听说它是七夕的发源地,就想着过来放松一下,听着雨声,写着毛笔字,感觉很惬意。
在观音镇,这样有格调的民宿不止郎哥一家。“半步荷塘”“秋夕山庄”“牵牛别院”等12家民宿各有巧思,成了游客打卡的热门地。
十堰郧西县观音镇刘家湾村党支部书记 彭明勇:七夕期间,我们的旅客接待量基本上是爆满,客房现在已经全部预订完了。
从下营村的“石茶共生”到观音镇的“民宿集群”,“文化兴则产业旺”的道理在郧西愈发鲜明。截至目前,全县“七夕链”相关文化产业企业已超110家,注册商标达120余个,浪漫经济正让乡村焕发出持久活力。
长江云新闻记者 陈赟 赵龙文
郧西台 胡颖妮 王思凡
通讯员 邹景根 陈国东 肖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