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临时链接,仅用于预览,将在短期内失效。
长江云

麻城早稻丰收季:传统老稻种结出“高产果”

长江云新闻  2025-08-28 17:27:33
分享到:

丰收时节,稻浪飘香。麻城市6万亩早稻喜获丰收,田野里一片丰收景象。

在南湖街道闵集村,金黄的水稻长势良好,颗粒饱满。农户们正抢抓农时,收割水稻,确保粮食颗粒归仓。种粮大户王细桃种了30年水稻,对她来说,每到这个时候,是她最忙也是最开心的时候。

“我大概种了20多亩水稻,有早谷、红谷、菱角粘,大概产量有700斤左右,我们已经在收割,高粱也种了20多亩。按我们种的常规稻谷来说,已经算是大丰收了,我很高兴,不管怎么说,我种下去有收成了。” 种粮大户王细桃说。

王细桃先后在武汉市新洲区和麻城当地承包土地共计3000多亩,种植常规水稻、中药材以及进行航天育种成果转化。这几天持续高温天气,王细桃带着一众村民手持镰刀,一茬一茬的收割。

“我做的主要是传承农耕文化,保护这些常规种子,只是凭着信心坚守30年。因为种这个很辛苦的,农耕文化传承很辛苦,田地很少除草,主要是人工除草,采用中药材肥料,就是想让大家知道中国老种子在麻城也还在坚守。”捧着刚收割的稻谷,王细桃十分欣喜。

30年坚守,30年传承,王细桃和其丈夫丁庆升坚持采用传统自然农耕方法,强调原生态种植,以保障米质健康与风味传承。这种对老种子的守护,不仅是对生物多样性的维护,更是对“儿时味道”和农业文化根脉的坚守。

当前,麻城市正持续抢抓晴好时节,积极开展抢收,预计总产量突破 4600万斤,确保颗粒归仓。丰收的背后,是麻城市大力实施精准农业所取得的积极成果,麻城农业部门将科学种植与技术护航贯穿粮食生长全周期:在良种引进环节严把质量关,筛选适合本地土壤气候的优质品种;在生长关键期组织农技人员深入田间蹲点服务,提供病虫害绿色防控、节水灌溉等技术指导,确保把 "饭碗" 牢牢端在手中。

(长江云新闻记者 陈劲松 麻城台记者 李伊琳)

责任编辑 张智美子
分享到:

定制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