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临时链接,仅用于预览,将在短期内失效。
长江云

峒山村:十二年砥砺奋进,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

长江云新闻  2025-08-27 18:08:41
分享到:

2013年7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亲临鄂州市长港镇峒山村视察,赞扬“峒山是个好地方,有山有水,要有大作为”,叮嘱“农村绝不能成为荒芜的农村、留守的农村、记忆中的故园”。

12年来,峒山村沿着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坚持党建引领,树牢绿色发展理念,党群共建美好家园,走出一条具有峒山特色的城乡融合发展之路,成为“山水乡愁”重要实践地。

01

8月22日,峒山村古戏台修复现场一片忙碌。村党总支书记陈又胜告诉长江云新闻记者,他正带领村“两委”成员与村民代表开展每周一次的施工质量督查。“每周会定期由村‘两委’带着村民代表来检查工程质量,督促工程进度,村民提出的一些想法我们都要融入这些项目当中。”

多年以来,峒山村党总支始终将“保护古村落、留住乡愁”放在首位,坚决不搞大拆大建,以“绣花”功夫守护古村落的风貌与记忆。

为让保护工作落地见效,村里创新推出“党员联户组团服务”行动,每位包保党员都肩负着明确任务:向村民细致讲解古村落保护政策,打消大家的疑虑;发动群众自发收集老物件,让承载着乡村记忆的物品有了“新家”;带动村民主动参与古村落维护,让保护从“干部干、群众看”变成“大家一起干”。

环境整治是古村落“焕新”的另一重要篇章。峒山村将每月20日到25日定为集中“清洁日”,党员带头清理水沟、杂树,拆除旱厕,引导村民打造菜园、果园等“五小园”120余处。如今的峒山村,30条道路纵横交错,主干道全部刷黑,改厕入室、污水收集、垃圾转运实现三个100%全覆盖。村民陈文婷感慨:“以前到处乱糟糟的,孩子都没地方玩,现在环境变好了,大家的维护意识也跟着提高了。”

02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峒山村深谙这一道理,在守护生态的同时,积极探索农文旅融合的发展路径,让良好生态成为乡村发展的“金钥匙”。

盛夏时节的峒山村,瓜果飘香、荷浪翻滚,成片的水杉林构成一道亮丽风景线。每到周末,城里的游客纷纷前来,体验农村采摘的乐趣、享受休闲垂钓的惬意,不少学校还组织学生在这里开设研学课堂,感受乡村的自然与人文之美。返乡青年陈川正是看中了家乡的生态优势,打造了升级版农家乐——峒山栖客露营基地。如今,这个露营基地成了网红打卡地,“人气特别旺,很多时候需要提前预约才有位置”,陈川的话语里满是自豪。

在生态保护上,峒山村始终坚守红线。村党总支将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融入乡村振兴实践,重点转变党员干部工作作风,要求大家下沉一线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同时坚决拒绝带污染的项目,确保峒山的山更青、水更绿。正如党总支书记陈又胜所说:“我们要守好绿水青山,让它真正变成老百姓的幸福靠山。”

03

乡村振兴不是“独角戏”,而是“大合唱”。为凝聚发展共识、汇聚各方力量,峒山村搭建了“峒山夜话”议事平台,让村“两委”干部、驻村工作队、企业代表与村民坐在一起,共商发展大计、共绘美好蓝图。

今年4月,通过“峒山夜话”议事会的充分讨论,峒山村明确了二期改造方案:依托长港丰富的水资源,开发水上观光项目,让游客既能欣赏岸边美景,又能体验水上乐趣;同时引入“峒山酱菜坊”等乡村创客项目,挖掘本地特色农产品价值,带动村民增收致富。这些项目的推进,不仅能丰富峒山的旅游业态,还能为乡村发展注入新活力。

眼下,峒山村正朝着更高目标迈进——在巩固 3A 级景区创建成果的基础上,全力争取创建4A级景区。随着一批农文旅项目即将交付,峒山村的发展之路将越走越宽。

峒山村村民们用实际行动践行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嘱托,真正实现着“有大作为”的美好愿景。

(长江云新闻记者 刘璐 实习生 涂诚智 编辑 桂亮 美编 王子煊)

责任编辑 桂亮
分享到:

定制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