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冈黄州:饭碗里盛着社区夕阳红
“开饭喽!味道好,软烂入味,以后天天来!再不用为做饭发愁喽!”这朴实的感叹,也道出了社区众多老年人的心声。8月22日中午,黄冈市黄州区路口镇王家湾社区炎黄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的幸福食堂里,饭菜飘香,73岁的尹婆婆正端着碗,望着餐台里丰富的菜品,笑得合不拢嘴。在这个社区60岁以上老年人501人,“吃口热乎饭”对他们来说是件麻烦事,也成为制约他们生活质量的首要问题。
尹婆婆在社区幸福食堂就餐
为解决王家湾社区老年人“做饭难、吃饭愁”的问题。4月28日,路口镇专班带队赴武汉、汉川等地系统学习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先进经验。6月20日,路口镇与炎黄养老集团正式签约,由专业团队整体运营社区养老服务。社区随即发布助餐需求问卷,召开3次意见征询会,收集到“菜品要软烂少盐”“增加早餐”“送餐上门”等10余条建议。6月24日,路口镇将王家湾社区养老助餐服务列为重要民生项目扎实推进。
路口镇王家湾社区幸福食堂
8月1日,王家湾社区幸福食堂正式揭牌,主打“10元两荤一素”的实惠套餐,并推出灵活的小碗菜选择,素菜3元、荤菜4至10元,每日还有例汤赠送。在黄州区1至3元养老助餐补贴政策基础上,路口镇还推出60岁以上老人每餐补贴1元、75岁以上老人每餐补贴2元的补贴政策,在叠加区级补贴后,老人单餐最高可节省5元。
例如,75岁的刘大爷点了一份原价10元的青椒炒肉和清炒藕带小碗菜,叠加补贴后只花了7元。如果是82岁的李婆婆,那就更便宜了,只要5元便可就餐。
“小区更好了,饭菜也香了,咱们老人越活越有奔头!”龙婆婆的话道出了大家的心声。
湾组里牵挂乡亲冷暖情
“路修得真扎实!以后卖鱼再也不用犯愁,心里头满是盼头!”养殖户龙大哥的喜悦溢于言表。龙大哥说的路位于路口镇双潭村,在7月完成硬化拓宽,全长2.5公里。昔日坑洼泥泞、汛期隐患重重的“梗阻路”,如今平整宽阔,惠及双潭村4个村民小组及23名养殖户,人流量激增,村民进城路程缩短2公里多。
路口镇双潭村道路硬化拓宽前后对比图
“现在拓宽修平了,三轮车拉化肥都稳当多了!”路口镇南湖村7组村民袁大爷指着新修好的路,脸上满是笑容。这条连接南湖村6组、7组的道路,过去是“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脚泥”,农忙时节连农机都难进。经过40天紧张施工,如今变身为宽5.5米的平坦水泥路。施工期间,党员志愿者疏导交通、清理杂物,村“两委”干部轮流驻守,村民自发组成监工队,共同守护这条“连心路”。
路口镇南湖村7组村民袁大爷看着新修好的道路满脸笑容
“以前是愁这塘太脏,躲都来不及;现在啊,就盼着这塘越来越美,每天都想来转一转。”路口镇路口社区居民李大姐站在塘边,话语中满是幸福感。路口社区17组的当家塘,经过一个多月的集中整治,彻底告别了绿萍漂浮、恶臭熏天的状况。铺设的污水管网切断了污染源,砌筑的石岸规整了塘堤,让当家塘成了大家散步的好去处。
路口镇路口社区当家塘整治前后对比图
同样,位于路口镇东河村9组的闲置稻场,如今摇身一变,成了占地千余平方米的综合性健身广场,篮球场、各类健身器材、便民座椅等设施一应俱全。在体育运动区,青少年们奔跑跳跃,在篮球场上挥洒汗水。休闲娱乐区中,老人们围坐在象棋桌旁,悠闲对弈、谈笑风生。如今,这座健身广场,不仅成为了村民强身健体的“运动乐园”,更是大家休闲放松、交流情感的“幸福天地”。
路口镇东河村健身广场建设前后对比图
小本子记满群众急难愁
“我们单元楼下停车位太紧张,晚上回来经常没地方停。”“我家阳台漏水的问题反映好几次了,物业维修一直没彻底解决……”在路口镇王家湾社区铁投·书香林语小区业委会揭牌成立后的首个接待日,居民们带着问题纷纷赶来,向小区党支部书记兼业委会主任邓爱元倾吐心声。邓爱元拿着笔,一边在笔记本上记录业主反映的各类问题,一边不时与他们交流,解释相关政策,并承诺尽快解决。“业委会就是我们业主的‘娘家’,现在有问题知道找谁了,心里踏实多了!”前来反映问题的业主张女士感慨道。
小区居民向小区党支部书记兼业委会主任邓爱元反馈问题
路口镇首个小区业委会成立以来,就成了居民反映诉求、参与治理的重要平台。业委会坚持“开门办公”,每周固定时间在办公室接待业主,面对面倾听大家的意见和建议。
路口镇王家湾社区铁投·书香林语小区综合党支部及业主委员会揭牌成立
为了帮大家解决那些最着急、最头疼的事,邓爱元带着业委会成员定期整理大家的共同需求,优先处理。
比如停车难,他们就召集业主、物业和开发商一起商量办法;遇到房子维修之类的遗留问题,他们就主动找开发商督促维修,还一直盯着进度,确保每件事都有回应。
邓爱元说:“我们要把服务窗口开到业主身边,让每个人都觉得业委会是真办事的!”如今,在党支部带领和业委会推动下,铁投·书香林语小区正朝着“人人参与、共同治理、成果共享”的新格局迈进。
从一顿热饭到一条坦途,从一方净水到一处乐园,再到一座凝聚共识、服务居民的“连心桥”——黄州区路口镇用脚步丈量民情,用实干回应诉求,将改进作风的实效、服务群众的诚意和促进发展的决心,深深镌刻在一项项惠及民生的实事中。实践证明,把解决群众“急难愁盼”作为检验成效的试金石,通过开门纳谏解难题,就能让群众真切感受到作风转变带来的温暖。
自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以来,黄州区路口镇通过构建“党委统筹、纪委监督、支部落实”三级联动机制,强化组织领导、分层分类学习、多维排查问题、闭环整改落实及开门搞教育等多措并举,推动学习教育走深走实。始终坚持问题导向,通过“对标对表+多维溯源”,结合征求到的51条基层及群众意见,累计精准查摆问题116个,开展监督检查及作风巡查430余人次,开展“一对一”“面对面”提醒谈话1200余人次。累计学习典型案例约120个,开展交流研讨70余次,建立健全6项制度机制,推动干部纪律意识持续增强、工作作风切实转变,实现从“集中整治”向“常态治理”深化。
通讯员 易心梦
一审 李晓
二审 余红升
三审 骆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