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彩市州 | 破解“出口难”!让更多本土农企抱团“走出去”
长江云新闻 2025-08-25 10:56:05
县域企业如何突破国际市场“出口难”瓶颈?襄阳枣阳市精准摸排企业出口痛点,针对性破解资质办理、基地建设等难题,推动农副产品“走出去”。
在这家企业的仓库外,一辆满载着两千箱速冻红薯条的货车即将运往青岛港完成报关装船,发往法国。这是该企业今年第八批出口货物,按照目前每月1个货柜的出口进度,今年,企业出口额预计可突破百万欧元。很难想象,一年前,企业还在为“有好货难出海”而发愁。
襄阳枣阳市天大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 马超:其实我们很早之前一直就想出口,但是又不知道怎么出,比如说企业的出口认证、基地备案等,所以找到枣阳市商务局。
针对“缺基地、缺资质”的问题,枣阳市商务局将该企业列为重点帮扶对象,每周下沉两次,不仅为企业宣讲外贸政策,补全知识短板;还牵头摸排10余个乡镇,最终锁定齐集村的500亩土地作为出口基地,切实解决企业“无合规基地”痛点。
襄阳枣阳市环城办事处齐集村农经站长 夏倩:签订了500亩土地流转协议,本次合作不仅能使我们土地增收,还能带动周边村民务工就业,提高收入。
襄阳枣阳市商务局二级主任科员 黄革明:我们准备了相关的材料,报备襄阳海关,最后以最快的速度把出口基地备案和出口食品备案双证都领回来,这样企业就可以开展进出口业务了。
今年6月,企业反映种植基地播种延迟、干旱缺灌问题后,枣阳市商务局工作人员当天请农技专家现场指导,并协调灌溉设备保住全部薯苗;针对企业缺海外客户难题,工作人员又利用调研积累的外贸资源,积极对接法国客户,从寄样到敲定订单全程跟踪服务,最终促成该农副产品稳定出口欧盟。目前,枣阳市新增培育出口破零企业45家。
(长江云新闻记者 李晓雨 枣阳台 邱佳 郑禹 通讯员 廉彬彬)
责任编辑 王佳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