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国家旅游度假区 罗田探索“药旅融合”新路
在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的进程中,罗田发挥中医药资源优势,将传统中药材产业与文旅发展深度融合,探索出一条生态优先、药旅融合的新路。
在九资河镇官基坪村的天麻种植园,村民郑望生正忙着采收今年的天麻。得益于大别山道地药材产业园的建成,他的收入比往年提高了30%。
黄冈罗田县九资河镇官基坪村村民 郑望生:我今年种了两亩多一点,天麻可能要产个2万斤左右,以前是等商贩到家里来收,现在可以送到市场上去卖。
新鲜的天麻直接送到酒店厨房,在百草园康养酒店,以天麻、茯苓入菜的“密斋药膳”成为游客必点美食。
百草园康养酒店厨师 肖胜:主要食材有猪肚、天麻、茯苓、党参,这道菜有补气、养血、祛湿的作用,很受大家欢迎。
在大别山道地药材产业园,楚方农业的天麻加工车间一片繁忙。从分拣、清洗、蒸煮、切片到烘干,工人们正紧张有序地对天麻进行趁鲜加工。现代化生产线将天麻制成即食片、药膳包等产品,附加值提升3倍。通过与省市科研院所合作,建设中药材全产业链平台,强化资源整合利用,发挥科技人才优势,科技创新赋能中药材产业向“新”提“质”,让中药材产业向全产业链纵深发展,九资河镇中药材加工产值在过去一年增长了30%。
湖北楚方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 方礼成:货源采购比较集中,比以前要方便很多,配套设施和仓储物流比以前集中。
黄冈罗田县道地药材供应链公司办公室主任 杨柳:种植人群从零散变为集中了,通过武汉都市圈,招商引进深加工企业来这边,实现我们产品附加值提高。
依托道地药材的种植价格,罗田发展特色药旅融合,以田间研学、药膳美食、康养休闲为特色,吸引游客度假打卡。旅游产业的蓬勃发展,更多的乡村民宿和农家乐发展起来。
水上红叶民宿河西畈10号店店主 程桂丹:搞民宿就在家里照顾老人,节假日的时候也有客人来,红叶节的时候人特别多。
近年来,九资河镇按照“一心一带三区”的规划布局,稳步推进旅游项目建设。旅游景观带沿途设置了多个观景台和文化展示点,生态观光区加强了对森林、河流等自然生态的保护和修复,打造了多条生态徒步线路;文化体验区修缮了多处历史文化遗迹,并定期举办民俗文化活动。
黄冈罗田县九资河镇党委书记 何大平:积极探索旅游+多元化融合发展模式,通过提升旅游配套,建设大别山道地药材产业园。举办首届余三胜杯京剧票友大会等举措,推动旅游与中医药、京剧文化等产业深度融合,为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奠定了坚实基础。
从卖原料到卖产品、卖体验,罗田用“一棵草药”串起了种植、加工、文旅全产业链。据统计,2024年九资河镇中药材综合产值达16亿元,全年接待游客710多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达到53亿元。旅游产业的发展还带动了当地交通运输、农产品加工、手工艺品制作等产业,为当地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
长江云新闻记者 刘骞 胡文超 周航川
罗田台 胡亮
通讯员 陈钦 匡彬 杨勋 汪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