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临时链接,仅用于预览,将在短期内失效。
长江云

直通黄冈 | 罗田:新推九大产品体系 冲刺“国字号”度假天堂

长江云新闻  2025-08-14 18:30:10
分享到:

罗田:新推九大产品体系 冲刺“国字号”度假天堂

千里大别山,美景在罗田。今年,黄冈市罗田县依托大别山好山好水好风光,申报大别山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当地以“大别原乡#度假天堂”为主题,打造了9大度假产品体系,极大地丰富了游客的度假体验。

在罗田九资河镇三胜剧场,以大别山历史民俗文化为主题的情景剧《情恋大别山》正在上演。游客被邀请到舞台中,体验当地婚嫁文化,沉浸式互动迎来阵阵掌声。

游客 许向蒙:感触特别深,我能体验到当地的风土人情都很热情,文化比较丰富。

夜幕降临,九资河畔华灯初上,一场融合文化与科技的视听盛宴——《梦回鸠兹》夜游光影演绎璀璨启幕。千年古镇在声光电的交织中焕发全新魅力,流光溢彩的光影秀让游客仿佛穿越时空。

游客 杨女士:这场演出让我感受到鸠兹古邑的魅力,特别是光影效果非常震撼。

罗田县旅游投资开发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杨犇:把原来的梦回鸠兹夜游,给它做一个提档升级,后续可能要在里面增加两个小品类的(节目)。

除了夜游产品外,度假区还推出“水岸花海”露营基地。原木风格小屋与自然风光相融,推开窗便能将如画美景尽收眼底,成为家庭游客的热门打卡地。

游客 余女士:天气很好,环境非常好,可以在这里来露营。

研学旅游同样亮点纷呈。学生们在圣人堂村感受古朴山村,在三胜剧院领略京剧文化,在天堂湖湿地和中药材基地体验自然与科普结合的课程。

游学学生:对比以往的研学,这次的研学让我感到非常轻松,就像回到了我小时候一样。

度假区还整合了峡谷漂流、汉服旅拍、药膳体验等特色项目,构建了包括康体疗养、文化体验、休闲娱乐、科普研学、演艺活动、乡村休闲、运动健身、夜游产品、生态观光等9大度假产品体系,以多元业态和品质服务,书写“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动实践。

黄冈市罗田县文旅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 郑诚:我们将继续锚定大别原乡度假天堂主题定位,不断丰富业态产品,完善基础设施,整治度假环境,提升服务水平,实现生态、文化、康养。从资源驱动到品质引领的升级,推动大别山从地理概念到文旅品牌的转型,将大别山旅游度假区,打造为大别山首席原乡生活旅游目的地。

罗田:大别原乡变度假天堂 智慧旅游新体验来了

随着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工作进入冲刺阶段,罗田县通过硬件设施全面升级和智慧旅游系统建设,推动度假区向国家级标准迈进,为游客提供高品质度假体验。

在天堂寨建国璞隐康养酒店施工现场,工人们正加紧进行室内装修和室外环境整治。这座酒店在景区老酒店基础上重新施工,按四星级标准建设,目前样板间已经建成,9月15日之前全部完工。

黄冈罗田县旅游投资开发有限公司工程部负责人 林曙:我们酒店总共是有140间,我们是准备在这里打造了一个标杆酒店,引领那些农家乐小型的酒店进行提升改造。

同样正在提档升级的还有春溪阁精品民宿,新增的观景休闲区、智能客房系统和快速响应机制,让游客感受“管家式”服务。客房配备地暖、智能家居,还增设药浴等特色服务,让游客真正“慢下来、住下来”。

黄冈罗田县旅游投资开发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杨犇:我们重新规划了公共区域,增设休闲区,让游客能更好地欣赏周边风景。同时给员工安排了服务培训,从接待到客房服务都有涉及,客人有问题15分钟之内就会得到解决。

度假区智慧化建设同样亮眼。大数据平台实时监测各景区人流、车流,通过分析历年游客画像,精准预判客流趋势,为个性化服务提供支撑。今年,系统能识别主要客源来自武汉自驾游群体,景区优化了停车场调度,并推出家庭亲子定制线路,游客满意度提升23%。

黄冈罗田县旅游投资开发有限公司办公室主任 廖凯祥:可以通过前一年的数据,来对今年的游客量进行预判。比如说去年是哪个地方的游客来的比较多,通过我们这个大数据平台,给我们的游客进行个性化的旅游定制服务。

新成立的度假区管理中心整合“度假管家”服务体系,推出五天四夜深度游等主题攻略,配套旅游专线巴士、共享单车接驳系统,实现“一部手机畅游大别山”。目前,度假区已完成7个生态停车场、19座旅游厕所改造,智慧平台覆盖吃住行全场景,推动度假区从观光打卡向深度体验转型。从硬件升级到智慧赋能,大别山旅游度假区正以“软硬兼施”的创新实践,打造“快进慢游”的全新度假模式,为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奠定坚实基础。

黄冈罗田县旅游投资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 刘定:我们将提升管理服务品质作为核心,新成立的管理中心,实现了专业化的统一管理,构建起三级的咨询服务体系。我们依托智慧体系建设,升级了我们的旅游平台和度假管家的服务,新定制的五天四夜、三天两夜等行程攻略,为我们的广大游客提供了优质的服务体验,实现了从观光打卡向旅游度假的跨越,从区域景点向全国知名度假区的跨越。

创建国家旅游度假区 罗田探索“药旅融合”新路

在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的进程中,罗田发挥中医药资源优势,将传统中药材产业与文旅发展深度融合,探索出一条生态优先、药旅融合的新路。

在九资河镇官基坪村的天麻种植园,村民郑望生正忙着采收今年的天麻。得益于大别山道地药材产业园的建成,他的收入比往年提高了30%。

黄冈罗田县九资河镇官基坪村村民 郑望生:我今年种了两亩多一点,天麻可能要产个2万斤左右,以前是等商贩到家里来收,现在可以送到市场上去卖。

新鲜的天麻直接送到酒店厨房,在百草园康养酒店,以天麻、茯苓入菜的“密斋药膳”成为游客必点美食。

百草园康养酒店厨师 肖胜:主要食材有猪肚、天麻、茯苓、党参,这道菜有补气、养血、祛湿的作用,很受大家欢迎。

在大别山道地药材产业园,楚方农业的天麻加工车间一片繁忙。从分拣、清洗、蒸煮、切片到烘干,工人们正紧张有序地对天麻进行趁鲜加工。现代化生产线将天麻制成即食片、药膳包等产品,附加值提升3倍。通过与省市科研院所合作,建设中药材全产业链平台,强化资源整合利用,发挥科技人才优势,科技创新赋能中药材产业向“新”提“质”,让中药材产业向全产业链纵深发展,九资河镇中药材加工产值在过去一年增长了30%。

湖北楚方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 方礼成:货源采购比较集中,比以前要方便很多,配套设施和仓储物流比以前集中。

黄冈罗田县道地药材供应链公司办公室主任 杨柳:种植人群从零散变为集中了,通过武汉都市圈,招商引进深加工企业来这边,实现我们产品附加值提高。

依托道地药材的种植价格,罗田发展特色药旅融合,以田间研学、药膳美食、康养休闲为特色,吸引游客度假打卡。旅游产业的蓬勃发展,更多的乡村民宿和农家乐发展起来。

水上红叶民宿河西畈10号店店主 程桂丹:搞民宿就在家里照顾老人,节假日的时候也有客人来,红叶节的时候人特别多。

近年来,九资河镇按照“一心一带三区”的规划布局,稳步推进旅游项目建设。旅游景观带沿途设置了多个观景台和文化展示点,生态观光区加强了对森林、河流等自然生态的保护和修复,打造了多条生态徒步线路;文化体验区修缮了多处历史文化遗迹,并定期举办民俗文化活动。

黄冈罗田县九资河镇党委书记 何大平:积极探索旅游+多元化融合发展模式,通过提升旅游配套,建设大别山道地药材产业园。举办首届余三胜杯京剧票友大会等举措,推动旅游与中医药、京剧文化等产业深度融合,为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奠定了坚实基础。

从卖原料到卖产品、卖体验,罗田用“一棵草药”串起了种植、加工、文旅全产业链。据统计,2024年九资河镇中药材综合产值达16亿元,全年接待游客710多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达到53亿元。旅游产业的发展还带动了当地交通运输、农产品加工、手工艺品制作等产业,为当地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

长江云新闻记者 刘骞 胡文超 周航川

罗田台 胡亮

通讯员 陈钦 匡彬 杨勋 汪帆

责任编辑 解清
分享到:

便民服务

定制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