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临时链接,仅用于预览,将在短期内失效。
长江云

襄阳谷城:从山地到“金地”!高山白玉米铺就致富路

云上谷城  2025-08-14 17:08:55
分享到:

八月的襄阳市谷城县赵湾乡窑岭村层峦叠翠,生机盎然。梯田之上,410亩高山白玉米已进入关键的成熟期,挺拔的秸秆郁郁葱葱,宽大的叶片在阳光下泛着油绿的光泽,孕育其中的玉米棒子颗粒日渐饱满,穗尖悄然染上成熟的金黄。山风拂过,连绵的“青纱帐”沙沙作响,空气中隐约可闻清甜的玉米香气,一幅充满希望的秋收画卷正在海拔600米以上的高山梯田间徐徐展开。

良种唱主角,科技赋能增产增效

窑岭村的白玉米产业,是赵湾乡立足高山资源禀赋、发展特色农业的生动实践。今年,在乡农技中心的持续推广和技术支持下,优质高产的“隆白一号”良种成为该村种植的绝对主力,面积达到350余亩。

与本地传统品种“白马牙”相比,“隆白一号”优势显著:其亩产预计可达约700斤,显著高于“白马牙”约500斤的水平,土地产出效率大幅提升,颗粒饱满,属半硬粒型,蒸煮后糯香浓郁,市场接受度高。按当前市场价估算,仅“隆白一号”一亩地收益可达1400元左右,经济效益可观,远超“白马牙”。据悉,依托“隆白一号”的推广种植,窑岭村45户种植户今年白玉米总产量预计将突破30万斤,总产值有望达到28万元。良种加科学管理,正为这个小山村注入强劲的发展动能。同时,村里保留的传统“白马牙”品种,以其“口感清甜”的独特风味深受消费者喜爱,共同构成了窑岭村白玉米的多元特色。

高山生态优,匠心栽培品质佳

赵湾乡地处高海拔山区,窑岭村更是拥有得天独厚的种植环境。乡农技中心技术人员小王介绍:“这里海拔普遍在600米以上,气候温凉湿润、昼夜温差大,白玉米生长期长,有利于干物质和风味物质的积累。”在种植技术上,乡农技人员指导农户严格控制种植密度在每亩2800株左右,确保通风透光、养分均衡,有效提升了玉米的品质和饱满度。这种在高山生态条件下进行的匠心栽培,使得赵湾白玉米风味独特,无论是新鲜食用还是加工成香醇的玉米汁,都赢得了良好的市场口碑。

金色产业兴,铺就村民致富路

站在窑岭村的高处眺望,即将迎来丰收的410亩白玉米田承载着村民们的殷切期望。窑岭村党支部书记王天生表示:“以前种玉米主要是自己吃,现在有了‘隆白一号’好品种和乡里的技术指导,玉米成了增收的‘金棒棒’!”白玉米产业的蓬勃发展,不仅直接带动了45户种植户增收,也体现了赵湾乡党委政府因地制宜、科技兴农、发展特色精品农业,助力乡村振兴的坚定决心和扎实成效。

金秋九月近在眼前,窑岭村的白玉米正积蓄着最后的能量。待到秋风吹黄玉米须,这片高山梯田将迎来最动人的丰收时刻。一粒粒洁白的玉米,不仅是自然的慷慨馈赠,更是科技兴农、产业富民政策在赵湾乡青山绿水间结出的甜蜜硕果,为绘就更加美好的乡村振兴画卷增添了一抹亮丽的金色。

通讯员:周义 徐光聪

一审:邓植元

二审:冷晶晶

三审:张文涛

责任编辑 李雪婷
分享到:

便民服务

定制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