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昌:七旬老农执笔绘乡村 笔墨丹青传新风
在孝感市孝昌县白沙镇李山村,77岁的李台前有一双“神奇”的手——握得住锄头耕耘沃土,也拿得起毛笔勾勒乡愁。他以笔墨为媒,在乡村墙面上绘就文明新风,在孩子们心中播撒传统文化种子,让和美乡村的画卷在笔尖缓缓铺展。
初秋的李山村,蝉鸣渐歇,李台前的家里却热闹非凡。“先用铅笔把它勾出来,如果觉得可以,再用毛笔把它勾出来,再来加很淡的黄颜色。”他正手把手教孩子们练习书法。宣纸上,“坚定信念、胸怀全局”等承载着精神力量的字迹刚劲有力,引得孩子们围拢惊叹,眼中闪烁着对传统文化的向往。
“我一有空就来李爷爷家里学习绘画,看着笔墨在纸上变成一幅幅美丽的风景,那种美让我真切地体会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而且李爷爷坚持画画多年,这让我十分敬佩,以后我要像李爷爷一样坚守自己的热爱。”孝昌县白沙镇李山村村民李舒颖说道。
年少时的李台前便与书画结缘,小学时光里,看书、画画是他最钟爱的事,后因农事繁忙,这份热爱只得暂存心底。
“小时候家庭条件不太好,笔和纸都没有钱买,想要画画的时候,就找一些废纸、铅笔来画,画到稍微有些起色后开始少许的投资,买一些笔和颜料,算是真正走上画画这条路子。现在年纪大了,农活干得少了些,就又把画画捡起来了。” 李台前回忆道。
如今站在课堂上,他总会铺开一幅幅画作,从运笔的精妙技巧到创作时的灵感涌动,细细讲述其中故事。那些定格田园风光、勾勒乡村新貌的作品,字字笔笔都藏着他对绘画跨越半生的执着热爱。“今年我已经77岁了,还是会一直画下去,把我们乡村的美景都画下来。”李台前坚定地说。
漫步李山村,道路两旁的外墙俨然成了“露天美术馆”。孝道故事里的温情互动、廉洁文化中的警句格言、家风传承里的生活场景,一幅幅色彩明快的墙绘,让村庄成了传播乡风文明的“活教材”。这些作品,皆出自李台前之手。不仅如此,村民家中的中堂画、门头字,多半也由他执笔。自费编写的《篆隶自习》字帖,他也挨家挨户送到书画爱好者手中。
“我们都喜欢找李老师画画,他也总是义务帮忙。我们村的墙都被他画满了,现在变得特别漂亮,是我们打卡的好地方。别的村民路过我们村都夸我们村美丽,我们也感到非常自豪。”孝昌县白沙镇李山村村民黄新英笑着说。
“现在条件越来越好了,我们农民不光是要吃饱穿暖,从精神上也要富起来。我到了这把年纪,能够拿起画笔为村里做点好事,把孝道、廉洁这些好风气传承下去,我觉得还是蛮高兴的。”李台前坦言。
笔墨晕染间,李台前用热爱与坚守,让乡村不仅有田园风光的“形”,更有文明新风的“魂”。在他的影响下,李山村村民自觉践行村规民约,爱护家园、邻里互助成了新风尚。
“李老师一直坚持为我们村义务画画。他的绘画都是我们农村人的生活,看了就觉得很亲切,也深受乡亲们的喜爱。廉洁、孝道的作品主题非常接地气,深深感染着大家,现在我们村庄的人都自觉遵守村规民约,爱护环境,村子成了远近闻名的美丽乡村。”孝昌县白沙镇李山村党支部副书记张金华说。
如今的李山村,碧水绕村、柏油路通户,一幅物质富足、精神丰盈的和美乡村图景,正随着李台前的笔尖愈发清晰。
记者:王虹 陈泽润
一审:刘金兮
二审:黄一阳
三审:李文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