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探索“多格合一”提升基层治理效能
“这辈子就想和老伙计们一起,热热闹闹地参加属于咱老兵的活动。”8月12日,湖北省赤壁市蒲圻街道华舟社区79岁的老兵工作站负责人方国太高兴地说。今年“八一”建军节,华舟社区与多部门联动,组织老兵们前往三国赤壁古战场,开展“军民同庆八一 情系老兵暖人心”圆梦活动。
这是赤壁市在蒲圻街道推进“多格合一”的生动缩影。为进一步强化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工作,赤壁市探索完善网格划分标准,全面整合警务、综治、党建等各类网格资源,构建“一格统筹、多员联动”工作模式,持续提升基层治理效能。
多格联动 回应老兵诉求践初心
由军工企业职工生活区转型而来的华舟社区,老年人口占比高,治理需求多元复杂。“我们社区老年人多,尤其是老兵群体,他们为国家奉献了青春,晚年更需要社会的关怀。”华舟社区党委书记金玲介绍,社区在日常工作中便注重各方力量的协调与配合,形成了良好的协作基础。
在此前提下,为将零散需求转化为精准服务,社区以“1名联系领导+1名网格党支部书记(兼网格长)+6类网格下沉力量+N个社会力量”的力量配备模式为轴心,高效整合资源,编织出服务“银发老兵”的温情网格。
此次老兵圆梦活动正是“多格合一”试点工作聚力成效的集中体现:社区党委作为网格核心,协调赤壁市退役军人事务局提供政策支持与人员组织,赤壁市文旅局精心安排文化体验内容,赤壁市鼎途投资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交通出行保障。活动当天,12名社区志愿者全程陪同,核对信息、分发药品和饮用水,全程陪伴高龄老人观演《赤壁·借东风》,网格力量在服务的每一环无缝衔接。
“没想到这次活动能办得这么贴心,不仅圆了我们的梦,更让我们感受到了家的温暖。”老兵们的感慨,道出了“多格合一”工作模式在服务养老工作中的实效。
通过整合各方力量,华舟社区将以往“单打独斗”的服务模式,转变为“多格联动”的精准服务,推动治理工作从“末端处置”走向“前端服务”。
协同破局 纾解商圈痛点显担当
与华舟社区不同,西街社区的三国商业城作为知名美食街区,烟火气十足,但热闹背后的治理难题曾让社区工作人员头疼不已。“商户多、人流大,消防隐患、占道经营等问题时有发生,单靠社区力量很难彻底解决。”西街社区党委书记丁毅坦言。
不久前,网格长接居民反映三国商业城老居民区消防通道被违停车辆及流动摊贩占道,存在极大安全隐患,迅速统筹调度街道综合执法大队、市场监督管理所、派出所等多方力量,成立联合工作小组,与居民代表一起现场研究解决问题。
经过实地调研与反复协商,最终决定划定食品摊贩经营区域,确定晚七时至次日早晨六时为经营时段,既保住了街区“烟火气”,又守住了“安全线”。
为确保规定落到实处,工作小组还联合三国商业城物业公司在路面规划统一警戒黄线,与下沉执法力量组成巡逻队,每天巡查监督落实情况。如今,三国商业城经营秩序明显改善,消防通道畅通无阻,商户与居民的矛盾也大幅减少。
通力抗旱 守护农田防线见实效
凤凰山社区作为典型的农村社区,务农人口占比高,辖区内 2700 亩农田是村民们的“钱袋子”,基层治理工作与农业生产紧密相连。“前段时间酷暑难耐,持续的高温少雨天气让不少农田面临干旱难题,抗旱保收成为我们社区工作的重中之重。”凤凰山社区党委书记江钊说道。
面对这一情况,网格党支部书记第一时间召开党建联席会,凝聚各方力量组织村民开展生产自救。
一场抗旱保卫战有条不紊地展开:网格员们逐户摸排,详细记录受旱村民的信息及农田受旱程度,建立分类台账,确保抗旱资源精准投放;农技站的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头,为村民提供科学灌溉、节水保墒等农业技术指导,帮助大家提高抗旱效率;国网赤壁市供电公司则全面保障抽水电力供应,为抗旱工作提供坚实的能源支撑。
社区八组的八斗垅水库因年久失修,此前配备的电压不足,抽水设备无法正常运转。当地供电所工作人员收到网格“呼叫”后,立刻携带工具前往修理,迅速解决了电压问题。
“多亏了社区协调各方帮忙,不然这地里的庄稼可就危险了。”看着清澈的水流涌入干裂的农田,村民们紧锁的眉头终于舒展开来。
从华舟社区的暖心服务到西街社区的商圈治理,再到凤凰山社区的抗旱保收,蒲圻街道党建引领“多格合一”工作取得良好成效。
“‘多格合一’不是简单的资源叠加,而是通过党建引领,在摸清服务人员底数、科学划分综合网格的基础上,建立网格工作站点,科学配置网格力量,让各方力量在网格中有效融合,形成治理合力,真正做到岗在网格、重在服务、责在连心,下沉到小区、工作到户、服务到位。”赤壁市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表示,当地还将持续拓展深化邻里圆桌会、邻里微管家、邻里帮帮团、邻里文化节、邻里好榜样等“五邻”工作法,不断提升党建引领“多格合一”成效,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对高品质生活的期待。
赤壁融媒体记者 周蜜 通讯员 乔羽
一审:马春霞
二审:王敏
三审:舒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