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安全 | 空地防空无死角 黄石警方科技赋能织密水域安全网
长江沿岸、水库塘堰是夏季溺水事故高发区。如何变“被动救援”为“主动防控”?近日,黄石公安打出“科技赋能+联动共治”组合拳,用智能化手段和立体化防控,为重点水域装上“千里眼”“顺风耳”。
每到傍晚,黄石市公安局西塞山分局河口派出所民警,就会操控无人机巡查长江段,前几天,民警通过无人机传回的视频发现,有3名儿童在江边戏水,民警当即通过无人机搭载的扩音器进行远程劝离。
“警告!警告!下方小朋友请注意,这里是警用无人机,此处水域危险,请立即上岸!”
与此同时,民警还通知附近的平安义警队员到场看护。这种 “空中巡查 + 地面处置”的模式,如今已在黄石重点水域常态化运行。
黄石市公安局治安管理支队 杜凯:充分利用无人机快速机动的特点,对辖区的重点水域开展无人机巡查。通过无人机隔空喊话,对下水的群众以及未成年人进行劝导。同时,发现溺水的情况,也可以通过无人机挂载救生设备开展防溺水救援工作。
除了“空中力量”,地面智能系统同样发挥威力。在黄石市下陆区江洋水库,岸边摄像头时刻监测水域动态,一旦有人靠近危险区域,“云端哨兵”系统会立即触发语音报警,并将预警信息推送到民警和网格员手机上。目前,这套系统已在黄石市20处事故多发水域投入使用。
黄石市公安局情指中心民警 艾荣:随着“云端哨兵”上线,水域风险得以早发现、早预警、早处置,为防溺水工作赢得宝贵时间。
科技之外,联动机制让防控更有力度。大冶市公安局组织防溺水巡逻队,每天不定时地在辖区重点水域进行巡逻,实现水域安全“无死角”守护。
黄石市大冶市公安局内保大队副大队长 柯学:推动建立政府主导、公安牵头、部门协同的防溺水工作机制,整合公安、民间救援队、社区网格员等力量组建起16支水域巡逻队,对全市1871处重点水域进行常态化巡查
从智能预警到联动防控,黄石公安用科技与协作筑牢防线,让每一片水域都成为安全港湾,为群众平安度夏保驾护航。
(长江云新闻记者 黄宁 韦贤帅 黄石台 石义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