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州广水:科技织密防汛网 硬核守护保平安
8月9日至12日,随州市广水市遭遇新一轮强降雨袭击,关庙镇、长岭镇等乡镇出现大暴雨天气,最大小时雨强高达78.2毫米。面对这场旱涝急转的严峻考验,广水市精准统筹防汛与抗旱双重任务,构建起科学高效的应急管理体系,全力以赴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科技赋能成为本轮防汛的“千里眼”与“顺风耳”。全市3500余名防汛人员接入12379气象预警平台,17个镇办安装的“天气盒子”实时传输水雨情数据,一张覆盖城乡的智能监测网就此铺开,为防汛决策提供了精准的“神经感知系统”。
当气象部门发布暴雨预警后,应急管理部门迅速启动“叫应”机制,通过短信、广播、微信群等多渠道向基层单位和公众推送预警信息,确保预警信号穿透“最后一公里”,直达每一位群众身边。强降雨期间,广水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启动多部门联合会商机制,应急、水利、住建等部门齐聚一堂,共同研判汛情变化,动态调整防控策略,为科学决策提供了坚实的数据支撑。
在此次降雨过程中,工作人员对山洪沟、地质灾害点、城市内涝区等重点区域开展“地毯式”复查,在漫水桥、涵洞等危险地段拉起醒目的警戒线,筑起一道道安全防线。根据“一镇一册”转移方案,全市梳理出406处需转移的风险点,涉及1.77万名群众。工作人员逐户发放“转移避险明白卡”,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标注出清晰的逃生路线和安全的安置点信息,让群众在紧急时刻能够从容避险。
物资保障凸显“硬核”实力与“智能”优势并存。1.4万立方米砂石料、14.7万条编织袋、8300余件抢险设备提前储备到位,多台无人机随时待命,对讲机、卫星电话、华为视频会议系统等设备协同运作,实现了多方监控、实时沟通,确保应急指挥“零延迟”。8600余名应急队员全员待命,24小时轮班值守,通过不定期抽查确保信息报送“快、准、全”,为防汛抢险提供了坚实的人力保障。
(长江云新闻记者 张燃 通讯员刘冬、李茵、高晓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