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劳模工匠“云端”开启助企服务新模式
“工会搭建的劳模工匠助企平台效率真高,足不出户就能链接顶尖专家资源,解决了我们寻求高层次技术支持的难题。”湖北飞龙摩擦材料密封汽车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技术负责人周国勇如是说。
近日,一场别开生面的技术对接活动在枣阳市欧阳聚德汽车有限公司举行。来自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战略科技部规划师崔厚学、湖北三环离合器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张波和武汉交通职业学院高级实验师陈文祥3位汽车领域的劳模专家们,通过腾讯会议搭建的“空中技术走廊”,聚焦焊接工艺优化、材料应用创新等核心难题,为地处枣阳的湖北飞龙摩擦材料密封汽车有限公司等5家重点汽车企业技术代表“云上开方”,以“企业提问—专家把脉—实时答疑”模式,实现精准技术帮扶服务。
湖北欧阳聚德汽车有限公司质量部部长杨昌海感觉此次收获颇大。“困扰我们多时的焊接变形控制、焊缝裂纹等焊接难题,今天得到了陈文祥老师的专业指导。他提出的工艺要点参数优化方案非常具体,我们技术团队豁然开朗,有信心将产品合格率提升一个台阶。省级专家直达生产一线的帮扶,正是我们中小企业最需要的!”
在周国勇看来,此次“云端”劳模工匠助企中,张波总工关于摩擦材料选型和结构优化的建议极具前瞻性,不仅解答了他们当前项目中的瓶颈问题,更打开了后续研发的思路。更让他惊喜的是,张波还邀请湖北三环车桥唐林铭、张奎两位专家一起为他们作技术共享,方便后续深入技术交流和指导,“这是真正的‘授人以渔’啊!”
省市县三级工会联动,联合开展的此次劳模工匠“云端”助企务实高效。“我们收到枣阳的问题清单,第一时间在襄阳本地寻找劳模专家。但问题太专业,没有找到适合的。最后跟省总工会申请调配劳模资源,终于匹配到了合适的劳模专家。”襄阳市总工会经技部部长席勇说。
省总工会有关负责人介绍,作为服务支点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今年3月起在全省全面启动“千名劳模工匠助企行”专项行动以来,各级工会通过开展特色专场,为开展助企提供劳模工匠资源调配服务,同时不断完善“企业点需求、工会搭平台、劳模工匠接任务”工作链条,灵活运用劳模工匠“组团式”服务、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结对式”帮扶和“云端式”助企服务等多种服务模式,力求助企取得实效。
截至目前,省总工会已陆续开展化工、汽车、现代农业和焊工共4个特色专场助企活动,示范带动武汉、襄阳、宜昌、十堰、黄冈、咸宁、恩施、仙桃、天门、潜江等地工会,以及航天三江、省电信、湖北文旅集团等部分大企工会开展常态化的劳模工匠助企服务。据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我省共组织1664人次劳模工匠等技术专家,服务企业1221家,帮助解决技术问题2266个,帮助2.66万人次职工提升技能水平。
(长江云新闻记者 刘庆志 通讯员 潘荷花 吴亚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