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昌毛尖:远销42个国家,三峡茶叶“闯”世界
“今年上半年出口绿茶超4000万元,远销42个国家。”8月10日,宜昌茶业集团品牌营销中心总经理付俊鹤向长江云新闻记者分享的这份成绩单,揭开了宜昌毛尖“出海”的新篇章。
8月14日起,楚天好茶环球茶香之旅将先后登陆中国香港、德国科隆、法国巴黎,带着赤壁青砖茶、宜红工夫茶、恩施玉露、宜昌毛尖、武当山茶、英山云雾茶、襄阳高香茶等湖北名茶与世界邂逅。今天,就让我们一同探寻宜昌毛尖的“出海”故事。
这抹来自三峡的清香,何以广受海外人士的喜欢?答案藏在宜昌毛尖流淌着山水灵韵的卓越品质里,藏在一丝不苟的制茶技艺里。
绿豆清汤,鲜嫩栗香,宜昌毛尖以其鲜明的感官特征备受赞誉。它多产自宜昌五峰等高山云雾地带,那里土壤富含微量元素,昼夜温差大。制成后的毛尖外形紧细圆直,色泽嫩绿隐翠,冲泡后香气清高持久,滋味浓厚鲜爽,咽下后喉间回甘悠长。品饮时,其清新的口感和独特的香气能带来宁静致远的体验,无论是清晨唤醒身心,还是午后静思小憩,都是绝佳的选择。
宜昌毛尖的独特风味,离不开一套精细复杂且严格控制的制作工艺,尤其是在摊青和干燥两个关键环节,尽显宜昌茶人的匠心。摊青是形成毛尖香气和滋味的基础,对温度和湿度的控制极为苛刻——温度需稳定在25℃左右,空气相对湿度保持在60%至80%的范围内,让鲜叶在缓慢失水过程中完成内含物质的精妙转化。干燥则是固定茶叶品质、提升香气的决定性步骤,通常分初烘、复烘两次进行:初烘以高温快速锁住茶叶的翠绿本色与鲜活滋味,复烘以文火凝聚香气,每一个环节的参数都需精准把控,最终造就宜昌毛尖形、色、香、味俱佳的卓越品质。
正是这样对品质的坚守,让宜昌毛尖在国际舞台上屡获殊荣。2019年,宜昌毛尖在被誉为国际绿茶界“奥斯卡”的日本世界绿茶评比会上摘得金奖。2023年,宜昌毛尖在巴黎世界茶国际竞赛中收获佳绩,这些荣誉成为它闯荡世界的“品质通行证”。
宜昌毛尖如何走向更广阔的海外市场?宜茶集团将目光精准投向了中东、非洲等地区。“这里的人都爱喝茶,茶叶市场份额占比大、规模大,销售渠道也多。”付俊鹤解释道。
然而,优质的宜昌毛尖也曾遭遇“水土不服”。“不同地区对茶叶的饮用方式不同,如中东消费者习惯用小壶煮茶,对茶叶耐泡度要求更高。”付俊鹤回忆起出海初期的经历仍历历在目。于是,团队为迎合当地人的口味与感官需求,特意带回当地茶具潜心研究,经过上百次调试后推出定制化茶叶产品。不仅如此,企业还根据当地审美偏好设计包装,中东非洲市场的产品就巧妙融入骆驼和沙漠元素,让茶叶更具地域亲和力。
面对海外市场开拓的高门槛,宜茶集团创新提出“借船出海”的核心战略。这一战略的精髓在于不从零开始自建海外渠道,而是借助母公司安琪酵母的全球销售网络。这一举措不仅将宜昌毛尖等茶叶产品搭载上安琪的全球渠道,直接触达非洲、中亚、俄罗斯等传统精制绿茶市场,还成功拓展了欧美、东南亚的高端市场,极大降低了出海的初始成本和风险,加快了市场渗透速度。
为成功打开海外市场缺口,宜茶集团建立了全链条品质管控体系。“从原料采购、生产管理到产品品控,每个环节都严格把控,确保符合目标市场要求。”付俊鹤介绍,针对不同国家的检测标准,团队会及时调整生产工艺,通过国内外双重检测保障产品品质。
站在新起点上,宜昌毛尖的出海蓝图愈发清晰。按照规划,未来五年内宜茶集团将着力提升宜红工夫茶、宜昌毛尖等茶品的销量,力争成为全国出口第一茶企。如今,宜昌毛尖正从一个地域名品,向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全球品牌加速迈进,这抹来自三峡的清甜,正成为世界认识湖北、品味中国的新符号。
(长江云新闻记者 谢雅静 通讯员 张佳员 实习生 毛盛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