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文物里的抗战记忆|50万民众献金百万!荷兰导演拍下1938年武汉街头动人一幕
尤里斯·伊文思纪录片《四万万人民》录屏
“1938年的献金运动,原定于7月7日至9日在武汉街头举办三天,没料到各捐献台前人如潮涌,摩肩接踵,到了9日晚,前来捐献的人仍络绎不绝。组织者临时决定,将献金运动延长两天。”
武汉献金运动的盛况
8月1日,八路军武汉办事处旧址纪念馆讲解员洪叶向入馆观众讲解武汉“七七献金运动”时说:“非常难得的是,87年前武汉街头轰轰烈烈的场面,被荷兰来汉的‘纪录片之父’尤里斯·伊文思用镜头记录了下来。”
“纪录片之父”拍下武汉献金运动
成为纪录片《四万万人民》珍贵素材
在洪叶展示的黑白影像中,献金台上,宣讲者慷慨陈词,台下人山人海,人们纷纷捐钱献金。这些珍贵影像,将当年武汉街头超燃的场面具象化了。
洪叶介绍称,卢沟桥事变后,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上海、南京相继沦陷,武汉成为全国抗战中心。1938年6月,历时四个半月的武汉会战拉开序幕。一大批援华国际友人逆行来汉,以不同方式支援中国抗战。
郭沫若为动员献金运动发表演讲
其中,荷兰纪录片导演尤里斯·伊文思带着摄影机和摄制小组从香港来到武汉,赴延安受阻后,一行人于1938年6月再次来到武汉。期间,拍摄了献金运动、抗战将士纪念碑奠基典礼、郭沫若在群众大会上作演讲等珍贵镜头。伊文思等还避开国民党当局监视,到八路军武汉办事处拍摄了周恩来、董必武、叶剑英等开会的情景。
手持献金救国标语的孩子
前来献金的小孩子们
伊文思将在华拍摄的素材,剪辑成大型纪录片《四万万人民》,以中、英、法三种语言在多国上映,画面中《义勇军进行曲》的旋律慷慨激昂。这部用鲜活的事实歌颂中国人民抗战的史诗片,为中国在世界上赢得了广泛支持。伊文思后将影片收入购买了大量药品,送给抗战中的中国人民。
50万民众5天献金百万
法币、储蓄罐诉说中国人民团结御敌之决心
为支援抗战前线,激发民众的爱国热忱以及抗日的信心。1938年7月7日,在中共的倡导下,周恩来和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第三厅的厅长郭沫若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发起一场抗日献金运动。武汉作为抗战初期的政治中心,“七七献金运动”走在全国前列,其规模与效果空前,50万民众5天献金百万法币。
在武汉三镇繁华地段设立的6座固定献金台,分别位于汉口三民路孙中山铜像前、江汉关前、世界大戏院门口、中山大道水塔旁、武昌司门口、汉阳东门轮渡码头,另设有流动献金台。
见证献金运动的法币(八路军武汉办事处旧址纪念馆 藏)
洪叶介绍,参与献金人数高达50万人,捐献金额超过100万。献金者来自祖国的四面八方,来自不同的社会阶层。上至达官贵人、政党领袖,下至贩夫走卒,甚至乞丐和人力车夫都踊跃捐款。一些人除了捐纸币之外,还捐了金银珠宝,甚至捐了结婚戒指。
郭沫若本人对献金运动有如下记述:“献金的人群,每天从早到晚川流不息地朝台上涌,人与人之间在作比赛,台与台之间在作比赛,简单一句话,简直是狂了。”
八路军武汉办事处旧址纪念馆收藏的两张法币,是轰轰烈烈献金运动的一个见证。洪叶说,献金运动第三天下午,八路军武汉办事处全体成员组成的“中共献金团”挂着抗日标语来到献金台。周恩来捐出月薪,董必武、邓颖超、吴玉章、林伯渠、秦邦宪等也都将当月薪金全部献出。李克农代表八路军全体将士,献出从伙食费中节约下来的1000元。
依据纪录片《四万万人民》镜头复原的储蓄罐(八路军武汉办事处旧址纪念馆 藏)
八路军武汉办事处旧址纪念馆还收藏有一个儿童用储蓄罐,该储蓄罐正是依据伊文思纪录片《四万万人民》中的一个镜头复原。镜头里,一个稚气未脱的孩子拿着小小储蓄罐,倒了又倒,用于献金的碎币散落一地。
当时的《新华日报》对“七七献金运动”评论称:“其情形的热烈,不仅在中国历史上空前,在世界史上也少有。”
此次献金共募得价值一百万元法币以上的现金和实物,彰显了武汉人民慷慨献金、团结御侮的爱国精神。“全国慰劳抗战将士委员会”用献金运动中筹集到的善款,从香港采购了一大批药材,用10辆卡车将这些药品送到全国各大战区,特别把药品分送到了八路军、新四军手中,解决了前线受伤将士的燃眉之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