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荆州 | 上半年经济“三箭齐发” 多项经济指标稳进提质
向“大”向“重”向“新” 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全省第一
今年上半年,荆州交出了经济“稳中向好、全面进位”的亮眼答卷。近年来,荆州坚持大抓项目、抓大项目,把招商引资、项目建设、产业培育作为高质量发展的生命线。1至6月,荆州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725.66亿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增长9.9%,增速全省第一。
投资向“大”。上半年,荆州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捷报频传,李埠长江公铁大桥、观音寺长江大桥江陵侧等一批交通项目进入建设高峰,松滋车阳河港口二期、盐卡港三期续建工程等一批港口项目建设如火如荼。
中国铁建大桥局武松二标副经理 王赛:观音寺长江大桥江陵侧首节段钢UHPC组合梁历时12个小时顺利吊装就位,标志着大桥正式进入上部结构施工阶段,向突破1160米大关发起冲刺。
投资向“重”。1至6月,荆州工业投资同比增长12.9%,拉动总投资增长6.7个百分点,占总投资比重达53.2%,较去年同期提升1.4个百分点。
荆州市发改委固定资产投资科科长 易鑫:围绕11个重点产业链营商环境“一链一方案”,出台(支持)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18条,包括每年面向民间资本推介项目不低于500亿元,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专项资金支持比例,不低于80%等一系列措施。
投资向“新”。上半年,荆州紧盯“技改”投资,实施技改项目299个,通过全链企业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形成龙头企业引领的产业集群效应,美的、恒隆、荆龙航天等企业带动了上百家配套企业伴随“提质增效”。
荆州荆龙航天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 胡莉莉:每年的技改投入平均3000万元左右,实现了砂模制造、智能化和精准化,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荆州市经济和信息化局科学与技术改造科科长 施蕾:我市上半年工业技改投资增幅24.5%,高于全省平均22.2个百分点 ,推动全市新增规上工业企业126家。
另外,投资“二期”“三期”现象频现。美的冰箱二期等一批百亿企业持续投资投产扩规扩产,全球稀散金属行业龙头——湖北先导新材料,一个月内迎来一期投产、二期封顶、三期开工、四期签约“四期同庆”。
荆州市发改委固定资产投资科科长 易鑫:下一步,我市将持续强化投资拉动对全市亿元以上项目实行全生命周期管理,努力实现每周签约三个项目,开工两个项目,竣工一个项目的目标。
工业“压舱石”稳如磐 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全省第二
工业是地方经济发展的“压舱石”。今年1至6月,荆州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3%,新增规上工业企业126家,总数达1793家,增速居全省第二,荆州“亿级”企业释放澎湃动能。
今年5月7日,亿钧耀能光伏三期项目开启点火运行。三期项目建设20条基板生产线和16条面板、背板生产线,采用全球领先的超薄光伏压延技术和智能化生产线。项目全部投产后,该公司玻璃产品年产能达到360万吨,产量和市场占有率稳居湖北第一、行业前列。目前火热的成绩,来源于公司的多次转型升级。
湖北亿钧耀能新材股份公司党总支书记、工会主席 赵斌:在市委市政府的积极支持下,现在已经形成了涵盖多种玻璃产品制造,以及矿山、港口运输、清洁能源的综合型产业集群,亿钧耀能正全面布局光伏产业,奋力打造绿色、节能、环保、创新的新材料企业。
位于荆州区的坤鑫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是一家刚入规不久,致力于为大型石油钻采装备和大型船舶装备提供关键零部件配套的装备制造企业。在地方政府指导下,企业订单量直接攀升,同比增加40%,产值增长50%。同时,还与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美国通用电气公司等头部企业达成深度合作。
荆州市坤鑫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总经理 王治国:原来我们所有的焊接毛坯完工以后,油漆、精加工、包棉均需要到宜昌那边去加工,现在我们已经建立了全产业生产线,所有工序可以独立自主完成,我们的生产效率提升了有50%以上。
企业快速发展离不开新技术的赋能。今年以来,荆州以技术合同认定登记作为关键抓手,强化科技成果转化,较去年同期的2.21亿元增长九倍,今年上半年突破20亿元大关。
荆州市荆州区科技创新服务中心主任 戈午:目前荆州区一共完成了58项技术合同的认定登记,共涉及到19家企业,主要是关于检验检测服务、技术勘探、文物勘探等合同的认定,通过全力推进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升级,来赋能高质量产业发展。
1—6月份,荆州区持续发力,围绕创新型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制造业单项冠军,实施市场主体梯度培育行动,规上工业企业数量稳步攀升,专精特新,单项冠军企业数量分别较去年增长52.6%,70%。
荆州市荆州区经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 吴军:下一步,我们将加大助企服务力度,打通惠企政策落实最后一公里,强化对中小企业的分类指导、分级培育,进一步激发全区中小企业发展活力和增长潜力。
多措并举 进出口总量外贸创新高
今年上半年,荆州外贸发展实现“质效双升”,商务局响应部署,完善帮扶机制。市县领导包联重点企业,百家对美贸易企业结对帮扶,及时解决发展难题。进出口总量165亿元,同比增长62.8%,增速居全省第三,总量和增速均创历史同期新高。
出口方面,上半年,荆州商务部门走实走深“千企百展走出去拓市场抢订单”行动,鼓励外贸企业“抱团出海”“借展出海”。引导105家次企业参加广交会、亚欧博览会等国际展会,带动出口增长近6亿元。5月以来,美国加征关税对外贸出口影响较大。荆州商务部门正千方百计集合各方优质资源,助力出口遇阻的外贸企业开拓国内市场,举行外贸优品进商圈等活动,搭建供需平台,进一步拓展销售渠道。
荆州市商务局外贸科科长 熊丹:开展外贸优品“转内销”活动,指导好邻居、大润发等大型商超开设出口转内销专区,组织我市外贸企业参加外贸优品中华行、外贸优品网上行,走进张居正街等特色街区展销,帮助企业出口近600万元。
此外,荆州商务部门积极与第三方贸易公司合作,打通企业出口的最后一公里。今年上半年以来,湖北福坦威进出口贸易有限公司利用多个国际主流电商平台的1200余家店铺,依托美国、加拿大、塞尔维亚等海外仓,覆盖欧美、中东、东南亚等三十余个国家和地区。
湖北福坦威进出口贸易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黄彬:目前已出口1.08亿美元,约7.6亿元人民币,较去年同期上升9.8%。
荆州市福坦威外贸综合服务中心外贸经理 张翼:为小胡鸭、荣朗防爆等企业提供代培、代训、代招服务,其中包括跨境电商全流程操作,一般贸易的实操培训,积极培训外贸行业高素质人才,为荆州外贸企业发展积极助力。
荆州持续优化服务机制,建立市县领导联系重点外贸企业制度,实现全市400多家外贸企业结对帮扶全覆盖。出台《关于支持全市外贸稳健发展的十条措施》,真金白银支持企业拓市场、稳订单、降成本、抗风险。上半年,帮助外贸企业争资争项近亿元,提振企业“出海”信心,促进荆州外贸持续稳定发展。
荆州外贸综合服务中心主任 曾攀峰:目前,有34家企业实现了出口破零,已服务各类事项1480条,指导58家外贸企业注册并使用楚贸通平台。
进口方面,上半年荆州进口25.9亿元,同比增长67.2%。进口主要集中在纸类,其中以玖龙、仙鹤为代表,玖龙上半年进口7.7亿元,同比增长282%。仙鹤上半年进口2900万元,同比增长45%,以上两家企业占荆州进口31%。
荆州市商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 李倩:持续加强外贸主体培育,引导楚鹏、中光源等外贸企业开拓国际业务,帮助53家企业办理进出口资质,指导58家企业注册楚贸通,推动重点外贸企业国际业务单一窗口100%全覆盖,新增开口破零企业34家,新开口企业进出口总额达10亿元。
长江云新闻记者 万力源
荆州台 胡威虎
通讯员 周栎 刘秋娥 王紫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