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临时链接,仅用于预览,将在短期内失效。
长江云

来凤:“野藤”长成“金产业”

长江云新闻  2025-08-11 18:31:03
分享到:

近年来,来凤县立足资源优势,持续用心培育藤茶产业,以科技为种植赋能,着力提升采制标准,培养人才梯队,打造出年综合产值达20多亿元的大产业,叫响了“世界藤茶之乡”的名号。

来凤县位于“世界唯一探明的独立硒矿床”核心区,这里产出的藤茶,每百克天然有机硒含量可达5-100微克,黄酮含量高达3.5克,是植物界的“黄酮之王”。具备天然抗氧化、抗炎、助眠、降三高的效果。苦后回甘的独特口感,17种氨基酸、14种微量元素汇聚一身,深藏于山野的藤茶,被土家族誉为“神仙草”“长寿茶”。

湖北一红一绿茶业科技集团特级茶艺技师 何洁:从干茶的色泽上来看 ,白霜满皮的最好,然后是干茶的茶形,紧细度高的会比较好,还有就是匀净度,匀整没有杂质的比较好。

过去,来凤仅有2万亩野生藤茶。为让深山里野藤带动群众增收,来凤县与高校合作取得藤茶“野转家”、直插栽培技术突破,全县藤茶种植面积逐步扩大至10.2万亩,其中有机藤茶基地认证3130.15亩,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5.2万亩,藤茶年产量6788吨,综合产值达22.52亿元。

恩施州来凤县委常委、副县长 孙亮:县委县政府出台了关于藤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决定,包括扶持市场主体的实施细则等一系列的政策措施,提升茶农,包括市场主体发展它的积极性。

稳定的产量,为来凤藤茶标准化、产业化打下坚实基础。来凤县加大科技投入力度,建设区域公用品牌,持续提升藤茶的品质和附加值,牵头制定《富硒藤茶生产技术规程》的成为全国行业标准。

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党委书记、副所长 江用文:这几年提升得比较快,从以前的作坊式生产,现在进入到机械化生产这个模式,技术水平有明显提升。

锚定“中国藤谷”定位,来凤拿出专项资金扶持藤茶企业发展,设立奖补资金和发展基金,着力打造农业特色产业“百亿产业集群”。如今,来凤藤茶产业覆盖全县8个乡镇、110个村,91家企业、82家合作社、44座茶厂如金链条环环相扣,产品远销阿联酋、澳大利亚、马来西亚、菲律宾等地,“土家神茶”成为富民强县的“金叶子”。

恩施州来凤县委常委 副县长 孙亮:强化政策扶持,强化品牌行动,尤其是重点强化科技赋能。通过与这个高校科研院所深化科技合作,助力来凤藤茶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和乡村振兴。

长江云新闻记者 李亚敏 肖璇 邹兴程

来凤台

责任编辑 刘沛然
分享到:

便民服务

定制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