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临时链接,仅用于预览,将在短期内失效。
长江云

“热血”夫妻共赴生命之约,演绎别样浪漫

长江云新闻  2025-08-11 17:48:32
分享到:

“手捏麻了吧?等采完了我帮你揉揉。”8月11日,志愿者冯先生在武汉捐献造血干细胞,左手不停地捏着弹力球,以促进血液流出。他的妻子陈女士一直陪伴左右,和他一起完成这场特别的“生命接力”。

冯先生和陈女士已经结婚17年,比起情人节送花这样的仪式感,他们在平淡生活中拥有独属于自己的小浪漫——两人多次相伴一同去献血。

冯先生与陈女士先后于2004年、2006年开始参与无偿献血。目前冯先生已经累计献血33次,献血总量达12800毫升。陈女士“后来者居上”,累计献血45次、献血总量达17400毫升。“刚开始和他在一起的时候就觉得他特别善良,结婚了才知道他也经常献血,后来采血的工作人员都认识我们两口子。”陈女士笑着说。

2017年,陈女士加入了中华骨髓库,成为一名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多年来,她曾3次与患者初步配型成功。虽由于种种原因最终未能捐献,但她始终保持着手机24小时畅通的习惯,“只要还没超过捐献年龄上限,我会一直等下去,说不定哪天我和患者的‘缘分’就到了。”

在妻子的鼓励下,2022年,冯先生也登记加入中华骨髓库。没想到的是,他的“有缘人”来得如此之快——今年初,冯先生接到了与一名血液病患者配型成功的通知。他毫不犹豫地答应捐献,“虽然我不知道患者是谁,但我想尽我所能挽救他的生命。”陈女士得知这个消息,羡慕地说:“他入库比我晚几年,结果要先完成捐献了。”

冯先生在一家私人餐馆打工,每天从下午5点工作到凌晨4点。而捐献造血干细胞需要提前一个星期入院,捐献后也需要半个月左右的休息时间。和餐馆老板协商请假事宜无果后,冯先生立即辞职,“救人要紧,工作没了可以再找。”陈女士十分支持丈夫的决定,“看见别人生病,我们心里也不好过,能帮别人一把就帮一把。再说了,只要有手艺,不愁找不到工作。”

妻子的乐观感染了冯先生,让他可以没有后顾之忧地完成捐献。8月11日,经过4个小时的采集,冯先生成功捐献277毫升造血干细胞混悬液,成为全国第20784例、湖北第739例捐献者。夫妻俩衷心祝福患者早日康复,开启幸福美满的新生活。他们还表示,将来会带着两个孩子加入献血行列,将这份爱心传承下去。

记者:卢叶

通讯员:张克龙

责任编辑:卢叶

责任编辑 龚晓艺
分享到:

便民服务

定制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