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点大家谈丨王冰:不拘一格降人才 为有担当的干部撑腰鼓劲
【专家简介】
王冰:华中科技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
【导读】8月6日,中共湖北省委十二届十次全体会议召开,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湖北省委关于进一步激励干部在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中担当作为的意见》。树立重品行重实干重实绩的鲜明导向,是基于什么思考?如何为干部撑腰鼓劲?长江云新闻记者专访华中科技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王冰。
记者:《意见》用比较大的篇幅来“牢固树立重品行重实干重实绩的鲜明导向”。您如何理解这个“三重”?如何理解重品行放在首位?
王冰:品行第一、实干第二、实绩第三的排序极为正确。中国历史传统向来将品德置于能力之前,因为品行良好者才能在实践中做出真正有益于国家和人民的成效;若仅重能力与业绩而轻品行,反而可能造成更大伤害。
《意见》中强调的政治担当、历史担当、责任担当,本质是对品行的要求,唯有以品行为基础,能力、实干、政绩才有依托。
记者:大家对“旗帜鲜明为担当作为的干部撑腰鼓劲”很关注。您怎么看湖北的《意见》里的举措,让干部大胆试、大胆闯、大胆干?特别提到了对受处理处分影响期满的干部,综合考虑之后,积极大胆使用甚至提拔,这释放出了什么信号?
王冰:龚自珍曾言“不拘一格降人才”,这一理念在当下依然极具现实意义。在现代社会,资金与资源固然重要,但最核心的仍是人才——一切资源唯有在人的主导下才能真正发挥价值。无论历史还是现实,人才始终是我们最紧缺的资源,而培养人才的过程又殊为不易。就各级领导干部而言,他们的成长离不开实践的淬炼。大部分干部都是从基层起步,从村、乡镇等一线岗位积累经验,逐步走上各级领导岗位。当然,任何人的成长都不可能一帆风顺,政府管理和政策制定复杂,干部在实践中出现失误难免,关键是区分“品德重大缺陷”与“因创新、敢闯导致的偏差”。对因创新出现小问题的干部,应帮助、教育而非否定,避免“因小失大”,北上广深等地区的发展便得益于干部勇于突破、政府宽容容错的精神。 要给予他们试错的空间,为他们在政策制定与创新中“敢闯敢试”提供支持。唯有如此,才能激励他们勇于开拓、积极作为。反之,若缺乏这样的环境,大家都变得谨小慎微、按部就班,只求“不犯错”而不敢突破,反而会阻碍国家与地区的发展。因此,对于那些犯过一些小错、但仍有较大提升空间的领导干部,给予他们重新选拔任用的机会,不仅是对他们的重要鼓励,更是一项极具价值的政策举措。
另外,如今创新的重要性已成为共识,人们普遍关注企业层面的创新实践——比如我国的《黑神话:悟空》、DeepSeek这样的作品产品,核心创新力量都来自年轻人。政府同样需要创新,甚至政府创新比企业创新更具基础性和重要性,其影响范围也更为广泛。例如,大力提拔富有创新力的年轻领导干部,他们或许不会像企业那样直接研发出一款产品或软件,但他们能够制定全新的政策,以新的思路、新的举措、新的实践,推动一个地区、一个县、一个村乃至一座城市实现更新迭代、焕然一新。
总监制:岑卓
策 划:何伟
监 制:洪燕
编 审:徐瑗
记 者:吴彤 林中杰
海 报:蒋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