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学笃行 求取“圳”经——武汉党校年轻干部赴深圳开展异地教学
近日,武汉市委党校组织34名“85后”年轻干部赴深圳开展为期5天的异地教学,以“提振精神、对标争先、争创一流”为目标,追溯改革开放的奋斗足迹,学习创新发展的深圳经验,增强“闯创干”的精神活力,为武汉在支点建设中当好龙头、走在前列锻造一支敢想敢干的党校“生力军”。
深圳是改革开放后党和人民一手缔造的崭新城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一张白纸上的精彩演绎。开学第一课上,原深圳市委党史文献研究室主任杨立勋为大家讲述了深圳这座城市的“来世今生”;在深圳改革开放展览馆,学员们亲身感悟改革开放40年的峥嵘岁月和辉煌成就;在莲花山公园,大家整齐列队,向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铜像敬礼,深切缅怀伟人功绩;在“改革开放第一村”渔民村,大家一同见证改革开放如何深刻改变普通百姓生活的现实样本,切身感受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生动实践。
立于莲花山顶俯瞰深圳特区壮丽画卷,大家纷纷感慨这座边陲渔村在改革开放大潮的洗礼中焕发新生、蜕变为一座现代化国际都市的壮阔历程。从蛇口开山炮震耳欲聋的历史回响,到新中国第一张股票诞生的创举;从“三天一层楼”的深圳速度,到“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的实干精神,无一不展现了深圳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的改革精神。学员们深入交流研讨改革开放的关键突破与宝贵经验,更加坚定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建的不仅是园区,更是生态”。在深圳湾创业广场和科技生态园。学员们深入考察园区产业创新生态系统和产业生态运营模式,亲身感受“大企业如乔木林立,中小企如灌木共生”的繁衍蓬勃发展格局,学习领悟深圳在科技创新、产业孵化、产城融合方面的先进理念和丰硕成果。大家纷纷表示,园区的先进理念和创新精神,体现了深圳面向未来的核心竞争力,为武汉将科教人才优势转化为创新发展优势、推动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提供了可借鉴的“深圳方案”。
要培养敢于创新的意识,更要锻炼善于创新的能力。此次培训班课程设置以改革创新能力提升为核心、以实战应用为导向,不仅有Deepseek、豆包等AI工具的深度教学,还有创新思维的专题训练、调查研究能力的实训教学等,从不同维度、不同层面提升学员综合工作素养和能力水平。
取他山之石,琢己身之玉。为深入学习改革开放最前沿党校在办学治校方面的创新实践经验,学员们前往深圳市委党校开展调研座谈。“开设人工智能等前沿领域专题班”“打造双师赋能案例教学模式”“实行教师全员竞聘能上能下”……调研交流中,思想的火花不断碰撞,一系列新思路新方法新举措让学员们受益匪浅,大家既清醒认识到当前工作存在的不足,更凝聚起“以改革破局、向一流看齐”的坚定共识。结业后,每名学员根据所见所学所感,立足于自身岗位、所在部门和学校发展撰写专题报告,为党校事业发展建言献策。
七月的深圳夏意盎然,三角梅随处可见、夺目盛放,恰如这群党校年轻人渴望干事创业的勃勃生机。经过这次深刻的思想洗礼与能力充电,大家纷纷表示,必将把特区“闯”的精神、“创”的劲头、“干”的作风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将“深圳经验”与“武汉基因”有机融合,以更加昂扬的精神状态和更开阔的视野格局,为建设全国一流党校、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武汉篇章贡献青春力量。
(来源:长江云新闻 通讯员:田红艳 熊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