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州,你变了!
雄踞荆江之滨,承载楚郢文明与千年治水史诗的历史名城——荆州,正谱写现代化城市建设的崭新篇章。作为江汉平原腹地的重要城市,荆州紧紧围绕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理念,肩负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服务国家战略的时代重任。
荆州中心城区
聚焦高质量发展,荆州统筹规划、建设、治理,以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为目标,将深厚的三国“楚文化”底蕴融入城市肌理;以“绿色智造”引领产业升级、赋能“产城融合”发展以生态优先为核心,擦亮“万里长江,美在荆江”的金字招牌。以“人才强市”战略汇聚动能,让古城焕发“居者自豪、来者依恋、闻者向往”的勃勃生机。
活力绽放的战略支点
荆州的战略地位,镌刻于历史坐标中。作为长江中游大宗商品铁水联运枢纽,这里每天上演着“西矿东送、北煤南运、南货北上”的物流交响曲。
在省委“支点建设”的宏大叙事中,荆州是荆楚文化根脉所在、得天独厚的战略要冲、内陆开放前沿、全省发展重要一极。
荆州长江大桥
7月25日,江汉平原“铁水公空”重大基础设施规划建设工作成为湖北省委会议议题。这意味着,江汉平原主要涉及的武汉、荆州等11个市的56个县,将在未来几年迎来基础设施“联网、补短、提能”的机遇。
走进荆州新城规划馆,只见44.7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三高地四中心”蓝图正在逐步落地,江汉平原科技创新高地吸引着武汉科创资源溢出,国家技术转移中部中心荆州分中心已促成37项技术成果转化;金融中心、商务中心的建设刷新着城市天际线。
今年一季度,全市GDP、规上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进出口总额增速分别增长7%、13.5%、7.7%、7.1%、46.2%,居全省第5、第3、第8、第10、第5位,多项指标好于去年同期水平、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绿意盎然的生态家园
长江潮涌,滋养着承载楚汉风华的荆州。从“水患之城”到“水韵明珠”,从“工业灰带”到“绿色长廊”,荆州以生态为笔,绘就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画卷。
荆州因水而兴,也曾因水而困。长江与洪湖、长湖等百余个湖泊交织成网,曾因过度开发导致水质恶化。近年来,荆州以壮士断腕的决心推进长江大保护,关停搬转沿江化工企业,拆除长江干线码头,在拆迁地块建成临江仙公园、洋码头公园等绿地,让“工业锈带”变身“生态绿带”。实施长江禁捕,通过生态补水、清淤疏浚、退垸还湖等举措改善湖泊水质。
今年4月15日,荆州市“清水润湖”工程全线贯通,实现了“一江清水润洪湖”的建设目标。今年上半年,洪湖水质达到Ⅳ类标准,为近5年来最好水平。
漫步荆州街头,转角遇见的“口袋公园”如翡翠般点缀。截至目前,全市已建成口袋公园151个,“拆墙透绿”49处,绿道、碧道连通31.8公里,栽植鲜花220万株,实现了“一路一花一特色”。中心城区绿地率达41.82%,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6.96平方米,推窗见绿、出门入园成为日常。
荆沙大道绿色长廊
荆州的生态之美,在于山水,更在于文化。作为楚文化发祥地,这里传承着“天人合一”的智慧。环古城湿地公园以水为脉,串联宾阳楼、张居正故居等历史遗迹,让市民在蓝天碧水间感受“一城山水半城诗”的文脉。非遗漆器、楚绣、战国袍等传统技艺融入现代生活,石油科技文化、红色文化与生态旅游融合,赋予绿色发展深厚内涵。
如今,荆州正以崭新生态理念重塑城市肌理,让绿色成为高质量发展的鲜明底色。
城水相依的宜居密码
城市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载体。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强调:建设现代化人民城市要走内涵式高质量发展道路。
荆州市委、市政府将推动城市功能品质整体提升写进政府工作报告,持续推进好房子、好小区、好社区、好城区“四好”建设,以“水乡古城”为基底,谱写舒适宜居新篇章。
古城护城河畔,即将交房的城发·寅宾苑小区正沐浴着晨光。绿意盎然的庭院里,30%的绿化率与宽敞的楼间距相映成趣。作为高品质住宅的典范,小区的超低容积率和全屋智能家居系统成为亮点。
古城护城河畔
建设现代化人民城市,不仅要“居者有其屋”,更要“居者优其屋”。提升的不仅是居住环境,更是百姓的幸福感、获得感和安全感。
“家门口的幸福”是荆州宜居的核心刻度。“十五分钟便民生活圈”体现了治理的精细化水平,普惠性幼儿园覆盖面广泛,社区老年服务站也遍地开花。全民体育设施不断完善,智能化养老体系让“夕阳”更暖。高温天的“清凉驿站”全覆盖、政企“圆桌会”解民忧,折射以人为本的温度……
城市的温度,也体现在老旧小区蜕变中。通过加装电梯、改造管网、建设口袋公园等措施,居民生活更加便利。数据显示,2024年,全市分两批开工建设老旧小区改造项目1209个,2025年计划开工269个。
口袋公园
漫步长江国家文化公园荆州段,千年城墙与生态廊道相映成趣。市委、市政府以“美丽系列”建设为抓手,持续推进中心城区水环境治理,让“城水相依、古今交融”的愿景渐成现实。
荆州襟江带湖的天然禀赋,正转化为“生态优先”的宜居密码。
从古城焕新到大学城创新赋能,从“内三城”历史街区改造到“外三城”现代社区建设,荆州以“精致建设+精细管理”,让众多高校学子留下“此心安处是吾乡”的感叹。
生机勃发的宜业沃土
城市建设,要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当69份合作协议在“楚商回乡 共建支点”签约台上落笔,这座千年古城向世界发出新时代的创业邀约。
重大招商项目集中签约活动
肩负冲刺5000亿的使命,荆州正加快打造全省支点建设先行区,助力江汉平原经济版图重塑。长江经济带黄金水道、中部崛起政策东风、国家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定位,三大国家战略在此汇聚。三年蝉联“中国投资热点城市”,印证了这片创业沃土的品质。
荆州学院实验室里,科研团队正在攻关页岩气开采技术;荆州文化创意产业园内,青年创业者利用数字技术复活楚文化IP;“春风行动”招聘会上,求职者在家门口就能找到心仪的岗位……
荆州深知“人才是第一资源”的重要性,因此大力实施“荆才荆用”工程,推进“千人招硕引博计划”,并为青年才俊提供住房补贴、创业贷款等支持。
当大都市的“内卷”成为话题时,荆州正以“低成本创业、高品质生活”的优势,吸引着越来越多“凤归巢”。
夜幕降临,华灯初上
荆州古城墙更显雄伟
这座承载楚文化基因的城市
既保留“筚路蓝缕”的奋斗精神
又焕发“创新引领”的现代气息
在湖北支点建设的浪潮中
这座兼具文化厚度与发展锐度的滨江城市
正以昂扬之姿成为江汉平原高质量
发展示范区建设的排头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