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临时链接,仅用于预览,将在短期内失效。
长江云

湖北今年21人因非法种植罂粟被刑事打击

长江云新闻  2025-07-30 11:59:14
分享到:

7月29日,记者从湖北省禁毒办获悉,今年以来,全省已有 21 人因非法种植毒品原株罂粟被刑事打击。

近年来,湖北公安机关持续开展禁种铲毒行动和禁毒宣传教育活动,以加强科普防范和警示教育。各地组建400余支禁种铲毒队伍,通过车巡、徒步寻访、无人机空中巡查等方式,对田间菜园、房前屋后、荒山草坡开展地毯式禁种铲毒,对重点区域逐户、逐块踏查,全力铲除罂粟毒品原株。

沙洋民警开展禁种罂粟宣传

为减少被发现概率,少数非法种植人员特意将罂粟与其他农作物套种。警方无人机航测屡立战功。随州市随县万和镇的胡某将1400余株罂粟套种在成片油菜中,被警方无人机巡查发现。

据统计,2024年以来,湖北省共铲除非法种植罂粟18万余株,查处违法犯罪嫌疑人2000余名。其中,每年有20余人因为非法种植毒品原植物被刑事打击。

为从根源上减少非法种植,湖北公安机关实行一案三查、追根溯源,不仅查种植人员,还查种子来源、种毒流向。今年5月,湖北省禁毒办在黄冈市团风县一个非法种植点铲除62株罂粟后,指导属地派出所前往种植户家中搜查,在杂物间找到6颗余下的罂粟果,消除一处毒患。

宜昌民警发现并铲除非法种植的罂粟

湖北省公安厅数据显示,近两年来,非法种植人员中农村60岁以上老人占比约70%,他们多因药用、食用目的种植,对涉毒违法性认知不足。为此,湖北省每年开展禁毒宣传教育活动3000余场,组织“禁毒轻骑兵”深入社区、农村、学校等场所,讲解罂粟特征与法律后果。今年4月,恩施市桑树小学学生听完禁毒课后,向警方举报发现45株罂粟苗,成为群众参与禁毒的生动案例。

咸宁民警铲除非法种植罂粟

为何罂粟种植屡禁难绝?湖北省公安厅禁毒总队禁制禁种支队支队长徐骏分析,鄂西及江汉平原地区历史上存在食用、药用罂粟的传统,部分老人留存种子种植,将罂粟壳用于食疗,这种陋习增加了禁种难度。事实上,罂粟含成瘾性和毒性成分,食用会损伤神经、消化系统,严重时可引发呼吸衰竭死亡。

针对这一问题,湖北实行“一案三查”机制,不仅追查种植人员,还深挖种子来源与流向。今年5月,团风县警方铲除一处62株罂粟后,在种植户杂物间查获6颗罂粟果,彻底消除隐患。同时,全省出台举报奖励办法,明确涉毒线索最高奖励30万元,鼓励群众参与。近两年查获的非法种植人员中,重复种植者占比不足0.6%,治理成效显著。

《刑法》第351条、《治安管理处罚法》第71条明确规定:种植罂粟500株以上构成犯罪;500株以下可处行政拘留、罚款;被处理后再次种植或抗拒铲除的,无论数量多少一律追究刑事责任。

“罂粟是毒品原植物,无论用途、数量如何,种植、贩卖、食用均属违法犯罪。”湖北警方提醒,广大群众切勿以身试法,发现种植罂粟应及时向公安机关举报。

(长江云新闻记者 钱开 通讯员 杨保华)

责任编辑 王佳薇
分享到:

便民服务

定制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