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临时链接,仅用于预览,将在短期内失效。
长江云

黄石阳新:一本台账记冷暖 党员干部“马上办”

云上阳新  2025-07-30 10:03:37
分享到:

“以前反映问题要等几天,现在真是‘马上’就到!”7月28日,看着清水流进稻田,黄石阳新县陶港镇五马村种植户冯发炽脸上笑开了花。

前几天,冯发炽的100多亩稻田缺水,拨通责任党员冯加勤的电话后,冯加勤当即赶到,协调养殖户架起抽水管,难题一小时内解决。这正是五马村“马上办”机制的日常。

如今,“马上办”已成为撬动基层治理的支点,支撑它的是村党支部党员们的担当。从“等诉求”到“找难题”,从“解疙瘩”到“化心结”,从“土坷垃”到“金疙瘩”,他们正以实干跑出乡村振兴加速度。

从“等诉求”到“找难题” :台账记心间,服务送上门

五马村党支部有本动态更新的“民情台账”,是党员心中的“活地图”。谁家孩子入学、哪户老人需照料、哪块田埂有裂缝,都记在账上、装在心里。

“村民的事,记在本上是提醒,刻在心上才是行动。”村党支部书记冯加勤说。

下冯泵站抗旱时泵机出现故障,三组党员冯加节顶着高温义务修理3个多小时,直到泵机轰鸣。上冯湾村民冯进嚼屋后排水沟堵了三年,责任党员记入台账督办,两天内疏通。“沟通了,我心里的疙瘩也消了!”冯进嚼眉头舒展。

“党员责任区”划分后,党支部党员与驻村工作队让服务从“村民找上门”变“党员沉下去”。驻村单位县科学技术协会主席童爱华定期调研,和党员走湾串户,把服务做到群众心坎上。

从“解疙瘩”到“化心结” :调解进田间,治理抵人心

“马上办”不仅解民生难题,更破基层治理“硬骨头”。

防溺水工作中,责任党员每日巡查隐患、补全标识,盯紧未成年人。党员从丽妨拦住想下水的学生:“这水看着平静,底下暗流能拽人,你们的安全我得护好。”

村里创新的“党员调解三室”是化解矛盾的利器。“田间调解室”当场解农事纠纷;“家庭议事室”用家常话融家庭坚冰;“乡贤评理室”请老党员、老村干部解积年“死结”。村民冯加益与邻居冯加良为宅基地争执半年,老党员冯进秧带能人现场评理,两人握手言和:“争地不如争和睦,远亲不如近邻啊!”

从“土坷垃”到“金疙瘩”:产业带头干,日子甜起来

“马上办”涌现的活力,成了产业发展“加速器”。五马村有1600多亩养殖水面、1200多亩水田、1600多亩旱地、200多亩山场,过去“守着资源愁增收”,如今“党员带头干+专班盯着办”,成了“鱼塘虾蟹跳、大棚蔬菜鲜、山坡果满枝”的致富地。

旺群水产基地推广“合作社+农户”模式,党员带头跑市场、学技术,带动20多户年均增收超3万元;20个蔬果大棚、170多亩黄桃基地,带来可观经济效益,让村民钱包鼓起来。村集体经济年收入突破20万元。

李才墩组枫树垴杂柑园里,果子压弯枝条。三年前这里还是荒山,老党支部书记李名勇带12户村民,将“土坷垃”变“金疙瘩”。

“党员就业服务岗”精准对接需求。青年党员从桂元摸排到12名赋闲妇女想就业,对接镇服装厂培训上岗。“看着姐妹们领工资乐呵呵,像看到自家日子亮起来。”从桂元说。

办流动席的下冯湾女党员示范户张卫华,带动10位村民人均年务工增收1万多元。

一本台账记冷暖,党员沉田办实事。五马村的“马上办”,让党员脚步更贴泥土,村民心更暖,乡村振兴路更宽。

特约记者:倪胜林 通讯员:汪熙博

一审:许岚

二审:张贵华

三审:朱兰青

责任编辑 李雪婷
分享到:

便民服务

定制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