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临时链接,仅用于预览,将在短期内失效。
长江云

湖北孝南:三年耕耘焕新颜 万亩土地得“重生”

云上孝南  2025-07-30 09:25:17
分享到:

仲夏时节,孝感市孝南区杨店镇木龙村昔日的荒坡岗地早已不见踪影,取而代之的是连片的高粱地。挺拔的绿苗在风中摇曳,仿佛一片起伏的绿色海洋。村民谭国芳站在田埂上,指着生机勃勃的田地说:“以前这地长满荒草,看着心疼!现在政府给整好了,又有人来种高粱,地活了,村里人气都旺了。”

这片生机盎然的景象,正是杨店镇自2023年以来全力推进耕地保护与恢复的生动缩影。2023年杨店镇完成年度耕地恢复3967.04亩,2024年完成年度耕地恢复4333.29亩,今年上半年,杨店镇继续保持良好势头,一鼓作气完成恢复3000余亩耕地,沉睡的土地资源被重新唤醒。

破局“苗木困局”,三方共赢解民忧

在杨店镇骑龙村、双凤村、将军村等地,由亚森公司流转土地种植的苗木问题尤为突出——流转费拖欠、耕地非粮化,村民意见大。面对困局,杨店镇迎难而上,将解决此问题作为突破口。

镇里成立专项工作组,深入调研,“一村一策”精准发力,通过耐心沟通、依法依规推进耕地恢复,并重新引入信誉良好、致力于粮食生产的种植大户进行耕地流转。这一系列举措,盘活了土地,保障了村民合理收益,也为村集体注入了活力。双凤村党支部书记程少峰感触颇深:“苗木占地曾是‘老大难’,流转费拿不到,村委会犯难。现在地收回来种粮了,新大户租金按时付,村集体也有服务收入,三方都松了口气,矛盾自然就化解了。”

组合拳夯实根基,“良田”回归“粮田”

专班攻坚,精准施策。成立耕地保护与恢复工作专班,深入田间地头,针对不同地块的恢复难点,无论是清理苗木、改造废弃鱼塘、平整土地还是修复地力,确保问题逐个击破。杨店镇党委委员、副镇长张磊介绍:“没有万能药,每个村情况不同。专班就是下沉到一线,和村里一起啃硬骨头。像双凤村那几个淤塞废弃的鱼塘,制定排水、清淤、复垦一体化方案,硬是把‘水洼子’变成了‘粮囤子’。确保复耕一块、成熟一块。”

在恢复耕地的同时,杨店镇还同步推进基础设施建设。新修的硬化机耕路延伸到田间,灌溉渠道得到疏浚加固,为规模化、机械化种植扫清了障碍。基础设施的完善,大幅提升了土地的吸引力和产出效益。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湖北省牛刚强种养殖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牛刚强在杨店已承包9000余亩,他说:“政府把地整平了,路渠都修到了地头,机械化作业方便多了。这地底子不错,高粱长势好,我们投入也有信心!”

沃野激活新动能,乡村振兴添活力

三千亩复耕土地的苏醒,不仅守住了粮食安全的根基,更如一股强劲的新动能,注入杨店镇乡村振兴的脉络。连片恢复的高标准农田,成为优质粮油作物规模化、现代化生产的理想基地。连片高标准农田,为延伸产业链条、发展特色农业奠定基础。

土地流转后,种植大户、合作社带来了大量用工需求。原本赋闲在家的村民,如今可以在家门口获得稳定的务工收入。村民吴红英说:“现在守着家就能挣钱,还不耽误照顾家里,比出去打工强。”

昔日荒芜的岗坡、淤塞的鱼塘,如今变身高粱示范田、肥沃粮仓;曾经纠纷不断的苗木地,如今流转有序、稻麦飘香。3000余亩耕地的回归与盘活,正实实在在地转化为杨店镇推动乡村振兴的澎湃动力。

通讯员:娄笛

来源:孝南区融媒体中心

一审:徐琛

二审:刘琦

三审:罗登科

责任编辑 李雪婷
分享到:

便民服务

定制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