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临时链接,仅用于预览,将在短期内失效。
长江云

百年美术精品力作集中亮相,湖北美术馆邀市民亲手体验荆楚文化魅力

长江云新闻  2025-07-27 23:02:42
分享到:

由湖北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湖北美术馆承办的“美在荆楚——湖北名家·名作展”正在火热展出,作为本次大展系列公教活动之一,7月26日,“漆彩荆楚——大漆艺术体验工坊”在湖北美术馆成功举行。活动特邀湖北省工艺美术大师吴星现场指导,带领三十余位参与者沉浸式体验了大漆髹饰技艺,在画板上创作长江大桥等荆楚文化地标,完成了一场从文化认知到艺术实践的深度转化。

活动现场,吴星首先以其深厚的专业知识颠覆了大家对大漆的传统认知。“当大家小心翼翼地涂抹漆料时,可能未曾想过,这种温润的材料至今仍应用于航母、火箭乃至石油管道等高精尖工业领域,因其防腐性能是任何化学漆都无法替代的。”

在吴星的讲解中,大漆的“脾性”被生动地描绘出来:它需要一个20-25℃、湿度达75-85%的“阴房”环境才能固化。它本身呈深褐色,因此许多漆画中惊艳的白色其实是靠镶嵌碾碎的鸭蛋壳而成。它“如胶似漆”的超强粘性也让螺钿、宝石等万物皆可入漆,创造出绚丽多彩的视觉效果。

更令人称奇的是大漆是有“生命”的。“化学漆交到你手上时已是‘老太太’,生命在倒计时;而天然大漆则是个‘婴儿’,它会随着使用者的触摸与时光的流逝越用越新,越用越亮。”吴星介绍道。

活动何以选取大漆作为切入点?吴星的讲解揭示了其背后深厚的文化渊源。他介绍,从历史看,战国与汉代的漆器文物有三分之二出土于荆楚大地,曾侯乙墓的惊世发现便是明证,这里是中国漆艺发展的第一个巅峰时期。从原料看,湖北恩施利川的“毛坝漆”品质“名冠全球”,曾是新中国成立初期的重要出口创汇产品。从当代看,自2010年起,湖北美术馆以推动大漆艺术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为宗旨,打造了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品牌展览“湖北漆艺三年展”。深厚的历史、优质的原料与活跃的当代艺术生态,共同构成了湖北大漆文化的坚实底座。

通过亲手髹涂,参与者们不仅完成了一件独一无二的漆艺作品,更完成了一次与荆楚文脉的深度对话。

据悉,本次活动依托于7月25日开幕的“美在荆楚——湖北名家·名作展”,展览围绕“名家·名作”,作品涵盖中国画、油画、雕塑、版画、水彩、漆艺等门类,共计110余件。一方面以百年美术精品力作的集中亮相,展示我省深厚美术资源及其关联的荆楚文脉;另一方面,对国家美术典藏成果的活化利用,亦是推动美术馆高质量收藏、高水平利用、高品质服务的务实举措。展览将持续至8月15日,展览期间还将开展“与您同行”现场导览、“艺·启——美术大课堂”志愿者导览等系列公共教育活动。

(长江云新闻记者 刘炜 通讯员 雷雅婷 赵晓娇)

责任编辑 陶多朵
分享到:

便民服务

定制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