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临时链接,仅用于预览,将在短期内失效。
长江云

华工科技:把红色基因变成科技突围“源代码”

长江云新闻  2025-07-25 09:03:14
分享到:

在湖北的科研热土上,有一群特殊的“追光者”,他们埋首实验室,把党史里的奋斗故事转化成实验室的攻坚方案,让党建的“红色基因”成为破解技术难题的 “核心代码”。

01

7月炎夏,武汉的暑气正盛,华工科技中央研究院的中试基地里,机器持续运转的声响混着闷热的空气,却丝毫没冲淡团队的专注——研发主管苏国雄带领的队伍正围着工业智能系统连轴忙碌,连额角的汗珠都顾不上擦。他们的目标是让传统制造业的生产效率来一次“跨越式升级”。

这支队伍有个特别的标签:60%都是党员。一百多天里,他们早把办公室“搬”进了车间,算法优化时的思维碰撞、系统调试时的反复校验,每天的测试报告上都印着党员先锋的攻坚足迹。“一定要不断去迭代知识库,我们得跑得比市场变化更快!” 苏国雄抹了把汗,话语里透着股不服输的劲,这股在高温里更显坚韧的拼劲,正是党员先锋岗的“标配”。

02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像这样的党员先锋队,在华工科技还有很多,企业的“光立方”党建工作法,就是这个硬核“车头”。

作为“中国激光第一股”,华工科技党委结合激光“最准的尺、最快的刀、最亮的光”三大特性,提炼出“光立方”党建工作法:以组织为基石,以制度为纲目,打造“最准的尺”;以党员为先锋,以人才为引擎,打造“最亮的光”;以创新为核心,以开放为支点,打造“最快的刀”。

为此,华工科技积极行动,组建了跨部门党员先锋队,成立中央研究院,组织党员、入党积极分子等组成跨领域协作的攻坚小组。在技术壁垒面前,总能看到党员冲锋在前的身影,党旗始终在攻坚一线飘扬。这些举措帮助企业攻克了一批“卡脖子”技术,创下70多项“中国第一”。

“把党员、青年骨干拧成一股绳,在攻坚里处成‘战友’,理想信念自然就同频了。” 公司党委委员、副总裁张勤告诉记者,“我们不仅要成为科技制造领域里校准方向的‘精准标尺’,更要做突破壁垒的‘利刃尖刀’!”

03

科研就像是在登山,面对前方的不确定性,这群先锋也时常从党史中汲取精神力量,他们的“党史微课堂”设置线上闯关赛、红色拆书会等沉浸式的学习方式,激励团队勇攀科研高峰。

“读《地球的红飘带》时,总会想起红军四渡赤水的智慧、翻越雪山的坚韧。” 苏国雄说,每次遇到困难,这些红色故事就像“充电宝”,瞬间让人灌满能量。

如今的华工科技,140名员工主动递交入党申请书,40%都是冲锋在研发一线的青年骨干,“入党热”正在青年科技人才中悄然升温。张勤说:“千辛万苦不怕,千方百计要想,千锤百炼敢受,这就是信仰的力量,也是我们破解一切难题的‘源代码’。”

在湖北,这样的故事正在更多科研一线上演。党旗所指,创新所向,红色引擎正驱动着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加速度”。

(长江云新闻记者 罗金玉 郑杰 编辑 桂亮 美编 王子煊 实习生 元绍)

责任编辑 桂亮
分享到:

便民服务

定制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