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临时链接,仅用于预览,将在短期内失效。
长江云

唐洪祥的西兰卡普传承路:经纬之间守匠心

长江云新闻  2025-07-24 23:39:32
分享到:

西兰卡普是土家织锦的土家语称,与蜀锦、云锦、宋锦、壮锦并称中国五大名锦。2006年,土家织锦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恩施州来凤县翔凤镇桂花树社区82岁的唐洪祥与西兰卡普有半个多世纪的不解之缘。

地处湘鄂交界处的来凤,是我国第一个土家族自治县,土家织锦技艺在此代代相传。唐洪祥就出生在当地一个“西兰卡普世家”,从小就对西兰卡普非常感兴趣。20多岁时,他师从土家织锦大师叶玉翠,学习土家织锦技艺。

唐洪祥:西兰卡普是我们土家人最出名的传统工艺,我们唐氏是西兰卡普传承比较好的一个宗族,我作为土家族的后代,义不容辞要把它传承下来。

2003年,从来凤县文化馆退休的唐洪祥,将自家老宅改成了工作室。多年来,唐洪祥免费提供织机、免费教授学员。他还去一些土家山寨,学习西兰卡普和土家族民俗相关的知识,并将其撰写成文。2010年,唐洪祥提出用“校企结合”“厂户结合”的模式来发展西兰卡普。当时,有人说“让学生学织锦是浪费人才”,他却带着织机走进来凤县职业技术学校。

如今,唐洪祥培养的学员里,许多都成了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还有一部分学员创办了自己的织锦工坊。通过“厂户结合”,唐洪祥让来凤县50多户农户实现“家门口就业”,年增收合计超万元。为了让更多人接触织锦技艺,他在来凤县中小学开设“非遗课堂”,编写了《西兰卡普入门教程》。如今,他创建的“唐洪祥工作室”已成为来凤县非遗传承基地,每年接待参观者上千人次,不少外地年轻人专程来拜师学艺。从单一被面到两百多个品种,从几人坚守到百人社群,唐洪祥说,织的不是锦,是土家人的根。

唐洪祥:民族文化须接力,酉水河边好种田,因为酉水河边是我们西兰卡普的发源地,这里的河水养育了我们,对土家文化要做出贡献。

(长江云新闻 来凤台 梁思梦 周林)


责任编辑 蒋艳
分享到:

便民服务

定制服务